福州冬至的習俗有哪些
冬至節,北方人流行吃餃子,而南方則吃湯圓,但福州冬至的習俗不一樣,到底福州冬至吃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福州冬至習俗1:理髮、釀酒
福州冬至很隆重,節前家長會督促孩子們去理髮。冬至節前要理髮,如果不理髮就俗有“耽冬耽矮細、耽年耽富貴”的說法。
福州人還會選擇在冬至這天釀酒,因為這一天福州真正進入隆冬季節,其氣候比較適合釀酒;另外,這個時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釀出的酒更香。
福州冬至習俗2:捏土人
還有孩子們玩的捏土人,也是福州一個風俗,小土人一年會出現兩次,一次是中秋節,另一次就是冬至,一對土捏的小泥人擺在案桌前,寓意“回進寶”。等到祭拜祖先的儀式結束,一對小土人就“功成身退”,大人就會把小土人分給孩子當玩具。
多年以前人們衣衫不夠,手裡要拿個火籠,火籠是一個陶製的罐,裡面放著燒紅的木炭,木炭上蓋著草木灰,剛加熱的陶罐很燙手,於是人們在陶罐的外面用竹子編上一個隔熱套。冬至日這天拿出來,寓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福州冬至習俗3:掃墓祭祖
隨著時代的變化、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開始流行掃墓。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人,都會返鄉在冬至這天祭祖後上山掃墓,非常熱鬧。
福州鄉村一直有“冬至分時入祠堂”的習俗。鄉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稱“宗祠”;衍派一支的,稱“支祠”。凡是男性當年四十九歲的,冬至就上壽為五十,入支祠,讓晚輩敬重。凡是男性當年五十九歲,冬至便上壽為六十,入宗祠,讓各支祠的晚輩一齊敬重。
福州冬至吃什麼?
福州稱冬至為“冬節”、“團圓節”,在冬至前夜全家圍坐搓米時,寓意團圓。搓好之後,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黃豆粉加糖食用,象徵好運。出嫁的女兒會在冬至當日送米時回孃家,以表孝心。
米時不是餈粑,區別在製作流程。“米時”是將生糯米用磨盤磨成米漿,而餈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裡搗成糊狀。搓“米時”時,桌上要放福橘,象徵吉祥如意;還要擺上一對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進寶”。搓“米時”時,需將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來回滾動,寓意“時來運轉”,祈福來年好運。
冬至福州為啥吃米時,這與一個民間傳說有關。老百姓在這天吃米時,是為了紀念一個孝子。在福州人眼裡冬至也跟“拗九節”一樣,是個孝順節。
福州民間流行一個傳說,過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親,後來還生了一個兒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帶著兒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慟欲絕,孩子也哭鬧著要找媽媽。因為母猩猩喜歡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親的兒子,便在冬至這天,把煮熟的米時粘在門板上,讓母親循著米時的香氣而來,找到了自己。
- 福州冬至的習俗有哪些
- 小班語言兒歌教學反思
- 冬季衣食住行的保健養生攻略
- 冬至養生穴位
- 搞笑的少兒腦筋急轉彎題目
- 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中考閱讀題答案_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閱讀答案
- 金融專業畢業生簡歷模板
- 有道理的短語句子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閱讀答案
- 初一班主任的年度總結
- 美人蕉怎麼種植
- 工作決心書相關範文模板
- 如何健康有效地豐胸
- 開展城市建設推進年實施方案
- 辦理債轉股工商變更登記的流程是怎樣的
- 女性該如何護肝養生
- 開學了黑板報設計圖片
- 高中生學生手冊上的期末評語
- 安全生產個人述職報告
- 個人怎麼辦信用卡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