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歷史人物精選素材

  許多考生都喜歡在作文中運用歷史人物素材。迴歸古典文學,展現經典之美,也是語文作文教學中所提倡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霍去病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武帝衛皇后的姐姐少兒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漢朝的大將軍。西漢初年,北方匈奴屢為邊患。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的侵略進行反擊。元朔六年***前123***,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他率領800騎兵長途奔襲,斬獲匈奴2000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與匈奴軍的戰鬥中,霍去病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漢武帝很喜歡這個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為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用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二

  開封是清官包拯為官的地方,後人為了紀念包拯,把凡是在某些方面開封當過府尹的人的名字全部刻在一塊石碑上。

  從北宋開始,近千年間,那塊一丈許的表石碑上寫滿了開封府尹的名字。千百年來,凡是到開封的遊人都會參觀當年包拯坐堂審案的地方,然後觀摩那塊刻滿名字的石碑。

  那塊石碑的正上方有一個凹陷的深坑,包拯兩個字已模糊不可辨了。而其他人的名字卻個個清晰可見。

  原來,遊人和敬仰包拯的人站到那塊刻滿名字的碑前,都會尋找包拯的大名,然後用手指點寫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遊客觸控過那個寫有包拯名字的地方,日積月累,竟然被手指磨出了一個深坑。

  二十多年前,開封對那塊石碑進行了保護,在包拯紀念館中,又重新按原樣製作了一塊石碑;可到如今,仿製的石碑上刻有“包拯”兩個字的地方又被磨去一個淺坑。

  三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跟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發兵打越國。吳越兩國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槜音zuì***地方,發生一場大戰。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就嚥了氣。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

  “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個大臣伯嚭***音pǐ***操練兵馬,準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大軍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幹的大夫,一個叫文種,一個叫范蠡***音lí***。范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凶猛。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

  勾踐不同意,也發大軍去跟吳國人拼個死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打上了。越軍果然大敗。

  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個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起來。

  勾踐弄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范蠡說:“懊悔沒有聽你的話,弄到這步田地。現在該怎麼辦?”

  范蠡說:“咱們趕快去求和吧。”

  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裡去求和。文種在夫差面前把勾踐願意投降的意思說了一遍。吳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堅決反對。

  文種回去後,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

  經過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是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裡,叫勾踐給他餵馬。范蠡跟著做奴僕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嚐一嘗苦味,還自己問:“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後來人傳誦的“臥薪嚐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