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機智幽默故事

  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靈性中間。凡有幽默的素養者,都是聰敏穎悟的。他們會用幽默手腕解決一切困難問題,而把每一種事態安排得從容不迫,恰到好處。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弗蘭西斯·克里克,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他成名後,每天有大量的人來訪和來信,使他應該不暇,無法工作。後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方法,設計印製了一種“萬能的覆信”,信上說:“克里克博士對來函表示感謝,但十分遺憾,他不能應您的盛情邀請而:給您簽名;赴宴作講演;參加會議;贈送像片;充當證人;擔任主席;為您治病;為您的事業效勞;充當 編輯;接受採訪;閱讀您的文稿;寫一本書;發表廣播講話;作一次報告;接受名譽地位;在電視中露面……”對方的來信提出什麼要求,他就在相應的地方作記號答覆。很快,他就從難於應付的困境中解放出來了。

  篇二:

  小孔融十歲時,他爸爸帶了到京城去見見世面。這京城裡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學問,小孔融很想拜見這位大人,可是爸爸說他跟李府非親非故,恐怕拜見不成。孔融想了想,對爸爸說:"我有個辦法讓李大人接見我。"孔融進了李府大廳,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紅木椅上一坐。由於人小,他坐在椅子上兩腳懸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麼親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親著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經向你們的老祖宗李耳拜過師,向他請教過學問,這說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幾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誼。作為孔家的後代,我今天特來登門拜見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賓客,聽了小孔融的一番話都十分驚奇,連聲讚歎。

  又有一次,一位姓陳的大官來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著孔融說:"這孩子是一位人間奇童!"姓陳的大官說:"小時聰明,長大了不定有用。"孔融一聽,馬上作出反應,他對這位大官說:"這樣說來,大人您小時候肯定是很聰明的呢!"姓陳的大官一聽這話,不敢小瞧他了,誇獎說:"這孩子可真不簡單,長大以後必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長大後被曹操重用,與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稱為"建安七子"。

  篇三: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請問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怎樣回答。周肯定地說:“有!” 全場譁然,議論紛紛。周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臺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臺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裡。當然週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臺灣的對比。哎呀,週考慮問題周密細緻,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篇四:

  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周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較勁,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