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數學公式

  會計計算公式是會計業務中各因素之間數量關係的表示式,為了方便大家記憶,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利息

  ***A***利率

  儲蓄存款利率由國家統一規定,人民銀行掛牌公告。利率也稱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萬分比表示。如年息九釐寫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釐寫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釐五毫寫為1.5,即每萬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國儲蓄存款用月利率掛牌。為了計息方便,三種利率之間可以換算,其換算公式為:

  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年利率÷360=日利率

  ***B***計息起點

  儲蓄存款利息計算時,本金以“元”為起息點,元以下的角、分不計息,利息的金額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捨五入。分段計息算至釐位,合計利息後分以下四捨五入。

  ***C***存期計算規定

  ①算頭不算尾,計算利息時,存款天數一律算頭不算尾,即從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②不論閏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計算;

  ③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各種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對年、對月、對日為準。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為一對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為對月;

  ④定期儲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辦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視同到期計算利息,手續同提前支取辦理。

  ***D***計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於存款種類不同,具體計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計息的基本公式不變,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積,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如用日利率計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數

  如用月利率計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數

  ①計算過期天數的方法

  過期天數=***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數-到期月、日數

  ②計算利息的方法

  a.百元基數計息法。適用於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單式儲蓄種類的利息計算。

  b.積數計息法。適用於零存整取儲蓄利息的計算,也可用於計算活期存摺的利息。

  c.利餘計息法。適用於活期存摺儲蓄利息的計算。

  ***E***各儲蓄種類的利息計算

  ①活期儲蓄

  a.活期儲蓄存款在辦理存取業務時,應逐筆在帳頁上結出利息餘額,俟儲戶清戶時一次計付利息。

  b.活期儲蓄***存摺***存款每年結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為結息日***.結息時可把“元”以上利息併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轉入下年利息餘額內。

  c.活期儲蓄存款在存入期間遇有利率調整,按結息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儲蓄存款,按清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d.活期儲蓄的利息計算公式。

  活期儲蓄的本金和存期經常變動,因而,活期儲蓄利息的計算比較複雜。但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所有的計算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固定資產折舊

  企業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他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餘額,固定資產殘值一般按固定資產的原值的5%預計,***也可根據實際使用年限預計殘值***一般建築類使用20年,裝置類使用15年。

  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淨殘值/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年折舊額除以12=月折舊額

  :出口貨物“免、抵、退”稅計

  生產企業貨物出口後,必須在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出口退稅子系統查詢到報關單出口資訊後,方能計算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應根據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退稅率計算。

  ***1***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國內購進原材料是指開具進料加工免稅證明業務所涉及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徵關稅+海關實徵消費稅

  ***2***當期應退稅額和當期免抵稅額的計算

  ①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②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 “期末留抵稅額”。

  ③當期有應納稅額時,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3***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4***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自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稅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