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題計劃

  對於語文的課題,有著怎樣的研究意義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課題的提出:

  現階段我們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廣泛地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旨在通過對現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為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但目前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沒有完全體現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還有許多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還不夠完善,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誤區。我們就這一內容進行研究,以使我們對合作學習有更深刻的認識,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優化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建構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是有極大幫助的。學習交往理論認為,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教學氣氛的影響,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資訊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於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課內資訊的溝通,有利於學生間互幫互學,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增加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窮、人人蔘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教學課堂中開展的廣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尋找對策,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探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合作學習要協調師生、學生同伴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從而為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基點。

  3、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研究的內容

  ***一***目前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原因分析。

  1、過於強調合作的形式。

  合作學習並沒有從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地去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合作學習這一形式而不重視合作學習的實效,使我們的合作學習趨於形式化,浮於表面,不利於學生的發展。

  2、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而直接讓學生去合作,無所事事,不知所措。只是幾個人圍在一起,漫無目的的合作。另一種情況是在學生大家都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內容缺乏挑戰性。

  3、忽略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不敢放手讓學生合作,不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的合作學習還是在教師統一的“安排”下進行的,學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師的指導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在這裡的互動中,教師主宰了一切。

  4、忽視了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

  現在有些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有三種極端的表現:第一種情況是,教室裡亂成一鍋粥,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規極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談一些與合作的內容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的事,毫無合作可言,與其說是在進行合作學習,不如說是幾個學生圍在一起進行自學;第三種情況是,一部分學生在大講特講,另一部分學生無所事事,不會傾聽,把自己排除在小組之外。

  5、合作學習中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合作小組是幾個人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的學習共同體,往往我們在合作學習中只看重某一小組學得怎麼樣,卻忽視了小組的組成——每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發展,忽略了對每個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6、合作學習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與其自身內在因素有很大的聯絡。學生自己的不同的個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識水平不同的層次,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表達能力的不同層次等等,都決定了學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現。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的關係處理不當,學生會在合作學習中迷失自我。

  對小組合作學習除了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相應的整改措施外,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體系。

  {二***、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

  1、增強合作意識

  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那麼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於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並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

  ***三***、選擇合作的時機

  合作學習強調集體榮譽和個人責任,能充分發揮小組內成員的主體性,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有話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機會。在合作中,人人蔘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增加了課堂資訊交流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四、研究方法:

  該課題圍繞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研究,主要採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們擬通過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學習中的誤區,從中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2、調查法:瞭解當前我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

  3、問卷法:瞭解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態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4、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藉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五、課題的分析階段研究計劃: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成立課題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做好前測工作。

  3、廣泛收集資料學習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的文獻資料。

  4、擬定課題實施操作方案。

  第二階段:初步實施階段

  1、課題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實施研究。採取邊實驗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的方法,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2、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倫理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著力研究課內外相結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階段:正式實施階段。

  1、按照研究方案具體實施研究。

  2、每學期定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

  3、課題組積累資料臺帳。

  第四階段:總結鑑定階段

  1、做好後測工作,分析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係。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研究工作報告以及有關論文。

  3、收集資料,健全資料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