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中什麼是狀語後置
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後或放在句尾,但有時在複雜句中不用此類方法,稱作狀語移位。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文言文中
文言文狀語後置概念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主要型別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最近訪問
- 在語文中什麼是狀語後置
- 中藥市場材前景分析
- 唐朝都護府介紹
- 羊肉蘿蔔湯怎麼做好吃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說說我的心裡話
- 三國裡面流傳甚廣的經典歇後語
- 化妝步驟畫眉毛
- 冬天用的護膚品
- 戶外旅遊如何打包行李_最實用的方法
- 初中自我介紹一百字左右
- 初二音樂教學總結範文精選
- 簡單有好看的幼兒手工樹葉貼上畫圖片
- 大學生數學建模優秀論文
- 什麼原因會導致黑眼圈
- 禁毒日教師國旗下講話稿
- 五花肉花生怎樣煲好吃
- 經歷失敗後成功的名人事例
- 小升初作文題目有什麼
- 微信群搶紅包搞笑圖片
- 動感單車有哪些騎行技巧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