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怎麼養金桂的病害防治

  金桂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那麼你對金桂的養殖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金桂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金桂怎麼養

  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蝨、蚱蟬等。

  壓枝繁殖

  3月底4月初,在母本的四周,視可壓枝條數量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壓4至5個枝條,沿著枝條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條深、寬各20釐米的小溝,然後將枝條順勢壓入溝中,並用肥土將溝填滿踩實,澆足水後再將壓枝部位的土培成饅頭狀。

  高空壓條

  9至10月間,將毛竹筒1節破為2塊或用塑料袋,內裝滿溼土,套於優良桂花品種的健壯枝條上,另用支架扶持,經常加水,保持筒袋內溼潤,1個多月後,即可生出新根。次年春天,取下移栽,即成一株桂花樹,3年左右可開花。

  種子繁殖

  每年5月底6月初,採摘桂花樹上成熟的核果,去外殼,稍陰乾後,用溼沙貯藏。到翌年初春撒播於預先整好的苗床上,待3月天氣轉暖,即可發芽生根。一般一年苗高可達15釐米左右,2至3年可長至1米高,這時就可出圃定植。

  嫁接繁殖

  在樹齡20年左右的植株上選取一年生健壯側枝,剪取二芽苞,嫁接在女貞砧木上,用塑料膜剪條包紮,當季即可發芽。4年後即可開花,但利用這種方法繁殖的桂花樹主幹不直,不適宜用作行道綠化樹。

  扦插繁殖

  扦插季節選擇在樹液即將流動的2月,插床基質用30%的熟土、70%的細河沙。插枝前1個月用敵百蟲800至1000倍液噴灑插床,消滅線蟲。插前10至15天,再用石灰水消毒。臨插前3天,用清水沖洗插床,待乾燥後,整平床面。選擇品種優良、健壯、樹齡20至25年植株的一年生側枝,切成長約20釐米的插穗。插穗上端留2至3片剪去一半的葉片,其餘葉片摘除。插穗入土一端剪成馬蹄形,並用10毫克/公斤萘乙酸處理基部10小時。扦插株行距5釐米×10釐米,稍斜插入,入土深度為插穗長的2/3。插後壓實床土,行間蓋草,淋透水一次,並搭遮陰架。待發出的新枝長到6釐米以上時,即可移出苗床培育。在插床時期,注意保溼、遮陽,防止積水,每畝苗床可扦插8萬株,適宜大面積繁殖。成活率可達90%以上,一般移植後4至5年可開花。

  金桂的病害及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充套件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充套件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溼、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溼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溼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金桂的形態特徵

  ‘金桂’是常綠性小喬木,樹冠圓球形;樹勢強健,枝條挺拔,十分緊密。樹皮灰色,皮孔圓或橢圓形,數量中等。標準株分枝力平均2.7個;春梢比較粗壯,長度平均15.9cm;節數平均7.0節/梢,其中有葉節數平均4.2節;腋芽的芽體較大,平均33.8枚/梢,每節單側3芽以及3芽以上疊生率佔69%。葉色深綠,革質,富有光澤;葉片橢圓形,葉長7.8~11.5cm,平均10.4cm,葉寬3.2~4.7cm,平均4.1cm,長寬比約為2.5;葉面不平整,葉肉凸起;側脈8~10對,網脈兩面均明顯;葉緣微波曲,反捲明顯;全緣,偶先端有鋸齒;葉尖短尖至長尖;葉基寬楔形,兩邊常不對稱,並與葉柄連生;葉柄粗壯、略有彎曲,平均長0.9cm。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冠斜展,裂片微內扣,卵圓形;花色黃,國際色卡編號為9C中黃;有濃香,不結實,花金黃色,香味濃,開花量多,每年秋季開花。

金桂的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