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是什麼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唸誦記數的隨身法具,由於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瞭解佛珠的起源和意義,會對佛珠生起尊重心,故撰此文以饗讀者。那麼,?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一、起源: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稱名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是佛弟子修行必備的一種信物,是佛子必備法器之一。
在佛教經典中,有關佛珠最初的起源,以《木患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作為通說。經文載: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大善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患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唸。雖親軍旅。亦不廢置。
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患子來製造佛珠,持念“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背景下,有關記載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佛珠亦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
二、佩戴含義:
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銀首飾、鑽石珠寶一樣,不過是一種裝飾罷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並沒太大的意義。
殊不知,佛珠是有和項鍊、手鐲等首飾的共性,卻更有其不同。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佛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共同的法性。所以,佛珠與項鍊、手鐲也有共同的法性。
但是,金銀首飾滿足的是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很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慾的享受當中。看到珠寶首飾,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擁有它,佩帶上它有多好看,會受到人們的讚美、羨慕、甚至嫉妒。從而為了擁有它,造作出許多罪業,在“苦海”裡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
所以說,金銀珠寶不僅不能讓人覺悟,不能斷惡修善,不能捨棄對物慾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貪愛和執著。這,就可能把人引到惡道的歧途上去了。
而佛珠等法物,卻能使我們覺悟,提醒我們斷惡修善。這,就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區別。
- 佛珠的起源與佩戴含義是什麼
- 寶寶咳嗽可以吃金針菇嗎
- 血壓高的人有什麼飲食原則
- 英語話題即興演講
- 感恩節創意手工製作賀卡
- 個人會計月工作總結範文
- 經典逗女朋友搞笑的腦筋急轉彎
- 高考語文複習需要注重的地方介紹
- 激勵員工勵志文章精選_公司激勵員工的文章***2***
- 高中英語衝刺階段複習的方法介紹
- 初二語文暑假作業字詞訓練
- 希望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人生色彩
- 早安拼搏心語大全
- 猶太媽媽怎麼樣教育孩子
- 無線路由器口令忘了怎麼辦
- 跆拳道實戰姿勢和腿法要領有哪些
- 一群蜜蜂一個箭頭打一成語的答案
- 女性冬季排毒養顏食譜
- 男人美容覺的的最佳時間是多長
- 複式記賬法的定義及特點是什麼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