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電安全防範知識

  一、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擊

  一般來說,雷擊容易發生在土壤電阻率較小和土壤電阻率變化明顯的地方。有金屬礦床的地區、河床、地下水出口處、山坡與稻田接壤處、山坡和山腳下、河邊、湖邊、海邊、低窪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擊的地方。一些孤立的鐵塔、煙囪等高大建構築物,也容易遭受雷擊。當雷雨來臨時,由於樹木比較高大,容易受雷電襲擊。在雷雨天應遠離大樹,並儘可能下蹲,雙腳併攏。

  浴室為何成雷擊高發區

  在家中,衛生間的水管多為金屬體,導電性強,所以雷雨天衛生間自然成為家中雷擊高發區。並且,市民在樓頂上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絕大多數沒有連線避雷裝置。一些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時為了採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鐵架,萬一打雷,熱水器就有可能成為“引雷器”,造成雷擊事件。

  二、如何預防觸電事故

  惡劣天氣預防觸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中,應儘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行走時,應仔細地觀察地形、謹慎行路,以免踩到電線。應避免在電線杆、鐵塔等電力設施附近走動,遇到垂落的電線也應繞行。

  2.外出行走時不要赤腳。

  3.在室內,如遇雷雨大風天氣,應及時將正在運轉的家用電器關閉,並拔出插頭;不要赤手赤腳去修理家中帶電的線路或裝置;如果不慎家中浸水,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因進水、絕緣損壞而發生事故。

  4.雨天在外行走時,要注意觀察,不要與路燈杆、訊號燈杆及落地廣告牌的金屬部分接觸,有積水的地方應繞行。

  5.發現配電盤、廂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被水淹沒後,在自己與其他人員不靠近的同時,要及時通知供電部門進行處理。

  三、被雷擊後如何急救

  被雷擊後可以採取如下辦法急救:

  1.傷者就地平臥,鬆解衣釦、腰帶等。

  2.立即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堅持到病人甦醒為止。

  3.手導引或針刺人中、十宣、湧泉、命門等穴。

  4.送醫院急救。

  雷雨天不要在樹下避雨。

  雷雨天不要進棚屋。

  電源線不要超負荷。

  不要用溼手溼布擦帶電燈頭。

  雷雨季節空氣潮溼,正是觸電事故的多發季節,市民應及時更換陳舊老化或破損電線,謹防掛落、漏電等意外,傷及人身安全。就市民關心的防禦雷害、防止意外觸電、安全用電、觸電急救等知識,有關專家進行了解答。

  四、雷雨天如何防雷擊

  有些人認為,建築物只要安裝了避雷針和避雷帶,建築物內的人和裝置便不會遭到雷擊。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首先,避雷針有一定保護範圍,當建築物超出避雷針保護範圍時,便不受避雷針的保護。其次,避雷針的效能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材料規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會增加雷擊概率。再者,避雷針只能保護建築物不受雷擊,而不能保護建築物內部的人和裝置免遭雷擊。避雷針只能將50%的雷電能量洩放入地,其餘50%的能量會通過感應作用和能量耦合,通過各種管線和裝置洩放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