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地震災害應採取的措施
地震對於大家來說太熟悉了,中國建國以來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就超過了30幾次,在多次的地震中人民生命財產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那麼你知道減少地震災害應採取哪些措施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加強防震減災宣傳
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是提高防震減災工作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針對部分群眾地震常識缺乏、防震減災意識淡薄的現狀,要深入持久地做好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要把每年的3月1日、5月12日和7月28日做為防震知識的宣傳日,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使廣大公眾瞭解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長期性。
: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
經過抗震設計的建設工程,能有效抗禦地震的襲擊。唐山地震中一座八層的內櫃架外牆承重結構的房屋,海城地震後因防震又續加十二根構造柱,結果在強震中大樓完整無損。同時,一些形體簡單、開門比較小、高度低、屋蓋輕的房屋,也倖免於難。這說明人類建築房屋要考慮地震襲擊的可能,建築結構應該合理、堅固,質量一定要過關。對建設工程進行抗震設計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或者通過地震安全評價確定的抗震設防標準,遵循抗震設防要求和規範。要根據地質環境、工程和建築物的重要性及允許所有的風險水平、經濟承受能力和要達到的安全目標等綜合因素,確定其地震發生概率水準和相應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動引數,在進行工程設計時必須依據抗震設防要求,綜合考慮城市地址、建築物場地地基處理、平立面佈局、構件連線、材料施工要求等多方面的抗震設防問題。同時,科學合理的抗震設計要靠高質量的施工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和建築工程質量的達標工作是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環節。
:加強地震預測預警的科研基礎工作
地震預測預警是減少地震災害損失和影響的重要手段,現代防震減災安全觀特別強調要關注地震預測預警工作。首先要關注震情監視工作,空間對地觀測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飛躍發展,為我們深入開展震情監視工作展示了更廣闊的前景。我們必須不斷吸收和引進高新技術,發展先進的震情監視手段和方法,更有效地監視地震動態。其次,要正確部署震情跟蹤工作,這是實現防震減災地震預測的關鍵舉措。必須通過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建立和完善更科學合理的震情跟蹤工作機制。再次,要抓好震情分析和判斷工作,這是實現地震預測的重要環節。通過改革震情會商制度,不斷髮展震情分析判斷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實現地震預測由經驗預測向物理預測的轉變。最後,還要抓好地震預警工作,考慮到地震科學發展現狀,在目前還無法作出地震準確預報的情況下,要改變傳統地震三要素預測觀念,應該提出先實現分割槽域的地震危險程度的概率預測,向社會公眾發出預警,增強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
地震後如何脫險
一旦地震後,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生,但至於怎麼科學逃生自救,還得聽專家的。地震局官員介紹說,萬一地震,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奪門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除非你住在平房裡,在短短几秒鐘內能跑到安全地帶。否則,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過後,再迅速撤離。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維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發生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 "救人第一"崇高美德
- 減少地震災害應採取的措施
- 辦理英國留學簽證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 小學生四年級禁毒日手抄報內容圖片
- 秋分時節吃什麼養生
- 元宵節有什麼文化意義要知道
- 法律進校園黑板報
- 國慶節小學活動方案大全
- 怎樣預防關節炎
- 如何與女孩子交流
- 有關保留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 羽毛球的挑球技術有哪些
- 夢見與親人分離是怎麼回事
- 手機電容屏工作原理是什麼
- 有關幼兒的夏天繪畫作品欣賞
- 發給長輩元旦祝賀詞
- 有關堅持到底的好詞佳句
- 關於情侶秀恩愛的說說搞笑
- 目標管理工作會議講話
- 首最適合開車路上聽的歌曲有哪些
- 德國表現主義木版畫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