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提出疑問的方法和技巧
《墨辨》提出三種知識:一是親知,二是聞知,三是說知。親知是親身得來的,就是從行中得來的,聞知是從旁人那裡得來的,或由師友口傳,或由書本傳達,都可以歸為這一類。說知是推理出來的知識。
閱讀的本質是思維,而思維的起點是疑問。
“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從問題開始,則將以肯定結束。”——培根
有疑,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只是獲取知識的開始,只是探尋新知、追求真理的手段。只有經過思考,解決了問題,把認知推向一個嶄新的境界,才是讀書的目的。
問題的來源
一是源自生活,二是源於書本。
如果你讀書解決了生活的問題,說明你是最聰明的。你將因此獲得非厚的物質資源。
如果你讀書解決了自已在閱讀過程提出的問題,說明你也很聰明。因為你學了獨立思考。
如果你讀書解決的全是扯蛋問題,說明你是豬。
如果你讀書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說明你連豬都不如。
問題的種類
正試點:
判斷型,主要問,是什麼?什麼是?是不是?
說明型,主要問,是怎樣?***說明性態、運動、事理***
論證型,主要問,為什麼?***理由和原因***
好記點: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陶行知:《每事問》
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裡有妙理。您不問完您怕它,它一被問它怕您。您若頸重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陶行知:《問到底》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陶行知:《八位顧問》
注1:無論求知型問題還是懷疑性問題,內容一定要包含“已知”“未知”兩部分。提問前必須提前判斷“已知”部分是否正確,否則問題提法會錯上加錯。對於“未知”部分必須用準確的疑問句把問題表述出來。
注2:提問題的出發點是為了共同商討疑點,必須抱有虛心學習、與人為善的態度。另一個極端是,有人積極設問,目的卻是刁難對方。這就不對了。通常在提問時應說:“這個工作做得很好***想法很好***,但我有一點沒弄明白……”當然,很多人提問倒沒有刁難之意,但採取一種質詢或低估對方的提問方式,聽來讓人不舒服,於人於己,都絕無好處。
具體方法
在閱讀一本書時可以先找原因:多問幾個“為什麼”。然後尋規律:都有哪些規律?之後逐步深入的提問:論點是什麼?是否實踐證明過?論據是什麼?與其他關點的異同?我怎麼看?贊成還是反對?為什麼贊成,為什麼反對?我的理由正確嗎?充分嗎?
- 讀書時提出疑問的方法和技巧
- 七年級數學期末考試題
- 暗示喜歡一個女孩的唯美句子
- 申請韓國留學讀研的條件有哪些
- 燕麥的食用方法與功效
- 後右背疼痛是什麼原因
- 做飯食譜的步驟與技巧有哪些
- 房地產銷售祕書工作要求
- 孤獨傷感的網名最新版
- 課前五分鐘搞笑演講稿大全
- 一句話傷感愛情語錄
- 上班一個月的年終總結範文
- 人一生必看的三本勵志書籍
- 幼兒園新任老師個人年度總結範文
- 客服溝通的小技巧是什麼
- 經典的公司董事會職責範文
- 回憶過去生活的文章
- 關於高考水粉的黑板報
- 打籃球的犯規動作有哪些
- 腳臭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