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怎麼學好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係的科學。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1、學會善於使用地圖

  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並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資訊,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鬆、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

  2、學會收集處理資訊

  現代社會是個資訊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資訊,如電視新聞、報刊雜誌、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資訊,這些資訊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網際網路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資訊。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資訊、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資訊就是資源,資訊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3、學會理論聯絡實際

  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絡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祖國的生產建設、國內外的時事熱點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儘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絡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4、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學習地理不僅要認識和記住一些必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分佈,還要善於通過分析綜合、對比判斷,研究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特徵與成因,思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就要懂得學會思考分析地理問題。如運用綜合的觀點觀察分析地理事物,觀察現象、分析聯絡、找出規律;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判斷地理事物,比較異同、認識本質,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學習時要善於觀察、勇於探索、敢於思考質疑,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5、學會研究地理問題

  學習地理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觀點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會科學研究地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這是學好地理的法寶,也是終身學習和發展必備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地理科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習地理時,要善於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通過查詢資料、蒐集資訊,或通過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等,獲取大量的資訊資料;然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規律原理、地理觀點不斷進行分析論證,從中歸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觀點。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科學研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同學們勇於實踐、大膽創新、樂於合作、團結向上的精神。

  學好高中地理方法

  一、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再難的科目也會學好。開學第一節課,我給他們上的是“走進地理學”。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現代的科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內容豐富,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本課同學們知道了為何“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常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瞭解了每天的天氣預報,電視新聞,出行旅遊,高考報志願都需要地理知識,從傳統英國紳士的標誌:禮帽加雨傘反映當地的氣候,由此推導氣候原因主要受西風的影響,可探知英國的高階住宅一般選在城市的西邊。再引出湛江買房哪裡的風水好等等,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大增,饒有興趣地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會倍感輕鬆愉快。

  二、學會讀書

  高一有九個科目,學習任務重。還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已遠遠不能應付。故高中強調自主學習,我認為首先應學會閱讀地理教科書,所以高一的第一節課,就教學生如何讀書:

  1.看書本目錄***瞭解本章本節書在書中的地位***;

  2.看書本標題***由大標題到小標題,瞭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3.看學習指南***看書中的思考題,帶著問題去看書,有針對性***

  4.濃縮書本內容***把本節課的要點、精華用劃線法劃出來***。

  這種讀書方法預習、複習都可行。這樣讀書,預習,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來,聽課時目標性強,聽課效率更高。複習,把本章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建立起來,更有利於理解和記憶。

  三、用好地圖

  地圖是地理科的最大特色,“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學習地理離不開地圖。我們提倡“左書右圖”,但同學們沒有養成應用地圖的好習慣。

  沒有哪位地理成績優秀的同學是離開地圖學習地理的,地圖是最直觀、

  最簡明的地理“書”,它可以確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臵,闡明地理事物的分佈,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形態等,它使書本的文字更具體化,更直觀,叫人一目瞭然。我一方面強調地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教同學們如何去讀圖。

  下面以必修2為例。必修2人文地理

  人口統計圖很多,有折線圖、曲線圖、金字塔圖、

  柱狀圖、分佈圖、三維圖等,“如何讀人口統計圖”呢?

  1.看圖名***瞭解圖表表示的內容***;

  2.看座標***明確橫軸、縱軸的變化,注意單位***;

  3.看變化趨勢***瞭解數值的變化特徵,注意“拐點”***;

  4.必要時要畫輔助線和加以計算。

  除了學會讀圖外,還應學會變圖***圖圖轉換,圖文轉換***,用圖和畫圖,

  當你達到這種境界時,地理無圖考圖的試題,對你來講,已不成問題,因為你已構建了一幅“腦圖”。

  四、學以致用

  地理是一門兼跨文理的綜合學科。研究的物件上至宇宙空間,下至海底深處,大可關注當今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小到***的衣食住行,這是一門密切聯絡實際,可以學以致用的學科。如:運用地圖可以讓學生判斷某地的地理位置,由此可推斷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地理特徵,在此基礎上分析當地的農業、工業、交通、聚落分佈的特點等,推測當地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如學了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算出湛江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學了氣旋的知識,我們可知颱風到來時,當地吹什麼風。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地理對生活有用。這樣,我們把學過的地理原理應用到生活中,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記憶。

  五、及時複習

  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書,必修1是自然地理,學習難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學、數學聯絡密切,應用理科的學習方法來學。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區域地理,學習難度大大降低,但記憶內容多,強調會應用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考試要拿高分不容易。無論學那本書,當天上完地理課,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午休或晚休前後***,馬上覆習,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課堂學了幾個大的要點,每個大要點包含幾個小點,想不起來的可翻開書本看看;也可以幾個同學一問一答覆習,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又可防止遺忘。如時間充分時,就應先看書,然後做作業或練習。練習應先做,後對答案,找出錯誤的地方,這樣效果會更好。一週後,再作小結。學完一章,將本章書歸納總結,構建它的知識框架。這個複習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可跟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不要“積少成多”等到考試一起復習,那樣是學不好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