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8則

  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下,大學生創業教育受到高度重視。今天小編分享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給大家,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西安理工大學小黃

  西安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小黃曾參加了陝西市政府舉行的全市落實創業政策懇談會。會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個大學生求職網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長陳寶根的讚賞和支援。在市長的鼓勵下,這個充滿了創業激情的小夥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醞釀許久的創業計劃書、架構起未來網站的基本框架。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由於自己並不會寫電腦程式,網站的建立必須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完成,這名技術核心人物在哪裡?苦苦找尋數月無果,小黃只好暫時收起創業夢想,先找份工作,給別人打工。

  “對創業條件分析不足,這是我最大的失敗。”小黃這樣總結自己失敗的起步。

  坎坷求職經歷激發創業夢想

  大學最後一學期,迎接小黃的是一場接一場的招聘會、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歸。“我們不停地奔波於各種招聘會,在海量的招聘資訊裡想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企業卻很難。”在與企業的接觸中,小黃了解到企業也存在類似的煩惱。因為缺乏對學生的瞭解,企業僅通過一次招聘會或一次簡單的面試簽訂用人協議,事後卻發現招聘來的員工並不適合這份工作,為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他萌發出這樣一個想法———辦一個不同尋常的求職網站。

  小黃介紹說,在網站中,他將為企業和大學生搭建起一個長期穩定的接觸平臺,只要大學生和企業登入註冊,雙方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相互瞭解,企業甚至可以跟蹤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方面表現,決定畢業時是否錄用。

  接下來的幾個月,小黃開始了廣泛的市場調研。他登門20多家企業,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溝通了這一想法,網站的特色服務內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向外界推廣網站,吸納大學生和企業登入,並向企業收取一部分會員費。三年後,點選量有了一定提升,廣告將成為網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來,在繼續完善網站服務內容的基礎上,推出一系列連帶產品,我相信這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實際上,小黃已明確了網站的盈利模式。至於網站的長遠規劃,小黃表示他已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渴望獲得創業指導

  儘管制定了自己的創業計劃、確立了盈利模式、進行了市場調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長的資金支援,但小黃卻忽視了創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組建得力的團隊。

  “剛開始我以為這不是問題,懂程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這樣的人。”直到制定創業計劃的後期,小黃才向身邊好友釋出資訊,結果只找到一個做網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編好這個網站的程式至少要兩年。”小黃說,目前高校內具備這方面技術的人太少,而有豐富經驗和能力的人卻不願意放棄工作跟他一起創業,好比沒有左膀右臂,小黃孤軍奮戰的結果只能是退下陣來。

  “合理的創業方案、資金和團隊是創業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小黃感到有些後悔。他說,如果當初有人能給他指導和提醒,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學校應該開設創業指導選修課,給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黃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創業計劃,開始忙於找工作。“等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我還會繼續完成創業夢想。這幾年,我會構建自己的生活圈,尋找創業的最佳團隊。”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戴志康

  康盛創想創始人戴志康是無數網際網路人的偶像,他建立的“Discuz!”開源模板與“Wordpress”併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開源網站模板,被數以百萬級的站長使用,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網際網路,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學生創業者。

  戴志康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效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程式設計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後的1995 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體。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捲了各類計算機大賽。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2001年便在校外創業,他在外面找到一間月租300塊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個小時都泡在電腦前面,最終他創造的“Discuz!”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建站開源模板,“Discuz!”於2010年被騰訊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楊明平

  超級課堂的聯合創始人楊明平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並且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楊明平畢業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05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學校邊上的一家川菜館,發展到擁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萬營業額規模的火鍋店,大學的創業經歷為他贏得第一桶金。而後楊明平決定朝著更大的方向發展,進入線上教育領域,建立超級課堂***Super Class***。

  超級課堂成立於2010年10月,由楊明平創立的超級課堂將線下教育搬到線上,為中小學學生提供好萊塢大片式的網路互動學習課程。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舒義

  舒義19歲就開始創業,讀大一時就是國內最早的web2.0創業者之一,創辦過國內第一批部落格網站Blogku,Bolgmedia,還建立了一個高校SNS和一家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2006年舒義第三次創業,創辦了成都力美廣告有限公司,後發展為中西部最大的專業網路廣告公司之一。2009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廣告有限公司***i-Media***,兩年內發展為國內領先的移動營銷解決方案公司,並於2011年獲得IDG資本投資。目前舒義開始嘗試天使投資,投資創辦過多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黃一孟

  電驢***VeryCD***之父黃一孟是一名中途離開大學的創業者。2003年,verycd只是愛好計算機的大學新生黃一孟陸續註冊的眾多個人網站中的一個。當時,因為不滿於網路上質量不高且需收費的電影資源,VeryCD很快聚集起了一批和黃一孟有著類似熱情的使用者,他們在下載的同時也願意上傳自己的資源。這讓黃一孟意識到,這個所謂的個人網站不再只對他一個人具有價值。2004年,VeryCD以黃一孟中途離開學校專心創業而成立了一個工作室。

  黃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創始人,也是心動遊戲的創始人。2012年,心動遊戲的收入達到了10億人民幣,從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億的網頁遊戲公司。黃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覺和摸索去創業。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黃愷

  風靡全國,中國最成功的桌遊三國殺,其創始人黃愷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黃愷2004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遊戲設計專業,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不務正業”,模仿國外桌遊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人娛樂風格的桌遊《三國殺》。2006年10月,大二的黃愷開始在淘寶網上販賣《三國殺》,沒想到大受歡迎,而畢業後的黃愷並沒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萬元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做起《三國殺》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國殺》成為中國被移植至網遊平臺的一款桌上游戲,2010年《三國殺》正版桌遊售出200多萬套。

  粗略估計,《三國殺》迄今至少給黃愷帶來了幾千萬的收益,並且隨著《三國殺》牌品的發展,收益還將會繼續增加。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王興

  一提到王興,很多人腦海裡面第一想到的一個詞彙就是連環創業者,因為他是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

  他是一名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沒有參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師從第一位獲得MIT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的大陸學者高光榮,隨後歸國創業,在前一兩次不算成功的創業專案之後,王興創立了中國版facebook校內網,並很快風靡於大學校園圈之中。校內網於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萬美元收購。2007年5月12日,王興創辦飯否。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類twitter專案飯否網,但就在飯否發展勢頭一片良好之際被關閉,讓王興事業受到挫折。之後連環創業客王興於2010年3月上線新專案美團網,並在千團大戰之中脫穎而出,穩居行業前三,並先後獲得紅杉和阿里的兩輪數千萬美金的融資,這個連環創業客的事業正逐漸走上正軌。近年五月份,美團單月流水已經突破10億人民幣。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  王學集

  王學集出生於浙江溫州 ,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大學時和2位同學一起創業,大三時正式釋出phpwind論壇程式,2004年大學畢業的王學整合立公司,公司亦命名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專門提供大型社群建站的解決方案。目前,phpwind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社群軟體與方案供應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群軟體領域樹立起一個極高的技術壁壘,phpwind8.0系列版本則推動了社群門戶化。

  phpwind於2008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約5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現在隸屬於阿里雲端計算有限公司,為阿里雲計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