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文言文答案

  《樂不思蜀》這篇文言文寫劉禪被俘至洛陽後竟然樂不思蜀的事蹟,從中可見此人昏庸之一斑。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樂不思蜀》文言文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你們。

  《樂不思蜀》文言文閱讀

  丁亥,***魏元帝***封劉禪為安樂公,子孫及群臣封侯者五十餘人。司馬文王①與禪②宴,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王若後問,宜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⑤,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註釋】①司馬文王:指司馬昭。②禪:指蜀王劉禪,劉備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郤正:劉禪舊臣,與劉禪一起被遷送到洛陽。⑤隴、蜀:都指四川。

  《樂不思蜀》閱讀習題

  2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4分***

  ***1***為之作故蜀技 ▲ ***2***乃可至於是乎 ▲

  ***3***頗思蜀否? ▲ ***4***宜泣而答曰 ▲

  23翻譯句子:***3分***

  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

  24“樂不思蜀”故事的結尾處“左右皆笑”,你認為他們為何而笑呢?***3分***

  _                          

                                             

  《樂不思蜀》閱讀答案

  22、***4分******1***以前的 舊的 從前的 ***2***這***個地步******3***很 ***4***應該 應當

  23、***3分***即使諸葛亮還在,也不能輔助他使蜀國長久保全,更何況姜維呢。

  24、***3分***能答到嘲笑、譏笑劉禪的平庸、無能、沒有見識、目光短淺、貪圖安樂、“扶不起來的劉阿斗”等其中兩點可給滿分。

  《樂不思蜀》閱讀翻譯

  公元264年3月27日,魏元帝封劉禪為安樂公,子孫和大臣封為諸侯的有五十人。司馬昭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為劉禪演唱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但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人的無情,竟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讓諸葛亮在世,也不能輔佐他長久安全無事,何況是姜維呢!”

  又一天,司馬昭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裡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郤正知道了這事就對他說:“如果晉王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於是心向著西面而悲傷。沒有一天不思念呀。'就閉上眼睛”適逢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並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於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樂不思蜀》閱讀典故

  蜀後主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湧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

  他的舊臣谷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谷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谷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