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賢之冉耕
冉耕,春秋末年魯國人,字伯牛。是孔子門下的弟子,為孔門“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冉耕為人端正正派,善於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並稱。因惡疾早逝。孔子哀嘆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鄆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東平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改封為“鄆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誌》載:“冉子故里在縣西南冉家莊,有明知縣王惟精書
冉子故里碑。”冉家莊有冉子祠和冉子廟,距廟20裡有冉子墓,石橫鎮隆莊有冉子先
人墓。《東原志》載:“冉子父名在,母田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已卯冬十一月初八
生冉子,敬王二十一年壬寅冉子父卒,葬陶山陽野村***石橫鎮隆莊村***。
冉子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有很高的威望。《史記》載:“孔子
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
弓。”孔子對冉子十分器重,其任魯國司寇時,冉子曾為中都宰。後,冉子得了不治
之症,孔子親自前去探望。握著冉子的手,望天長嘆,悲痛異常。
冉子去世後,故鄉冉家莊修祠修廟,以示紀念。
冉耕冉雍冉求的關係
冉耕,春秋末年魯國人,字伯牛。是孔子門下的弟子,為孔門“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雍,春秋末年魯國人,字仲弓。同為孔子弟子,也為“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求,春秋末年魯國人,字子有。人稱“冉有”,與兩位兄長一樣,為孔門弟子,以政事見長。
其實,冉耕,冉雍,冉求三人是親兄弟。他們的爸爸名叫冉離,家裡很窮,以牧為業,人稱“犁牛氏”。在《冉氏族普》中記載道:冉離娶了顏氏,生下長子冉耕,以及次子冉雍。在顏氏去世後,父親冉離又娶了他們的後母公西氏,生下三子冉求。後來公西氏聽說孔子設學堂教書,便讓三個兒子去孔子那裡拜師求學。
雖然是親兄弟,但是三人的命運迥然不同。在孔門學習時,三人均頗受孔子賞識。大哥冉耕被大家公認為最像孔子,只是沒有孔子那樣博大精深,後來,年紀輕輕的,不幸染了重病,英年早逝,令人嘆惋。而冉雍品行端正,為人憨厚,為孔門“德行”科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稱讚他可以做南面王。冉求,素來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理財。與哥哥們不同的是,冉求雖身為孔子弟子但對孔子不是絕對的服從,他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
生平
唐朝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鄆侯”,宋追封為“東平公”,後又改稱“鄆公”。 曾任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很器重他。在患有惡疾時,不願見人。孔子於其病危時,特地去探望他,從屋外視窗握住他的手,邊嘆息邊說:“死,是命中註定的啊!可是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病,這樣的人怎麼會害這樣的病啊!”伯的德行,與顏淵、閔子騫等並駕,無怪乎孔子哭說這是天命。伯牛以德行見稱於孔子,惜全無事蹟可考。僅知其是染患惡疾而逝,可能是染上麻風病。
冉子後代
冉子第65代冉士樸於雍正13年,奉旨授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世代襲封。至民國3年,改為奉祀官.
- 七十二賢之冉耕
- 高考祝福語圖片帶字
- 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試卷及答案
- 有成功意識才會產生成功磁場
- 課外閱讀心得體會作文_課外閱讀學習心得體會
- 能減肥的中藥材有哪些
- 實驗心得體會範文_實驗工作個人感悟與收穫***2***
- 電力設計工程師崗位職責經典模板
- 豬心湯的不同可口做法
- 種植鮮人蔘的功效
- 成長心得體會範文_自我成長個人感悟
- 小麥的種植面積有多少
- 電腦頻繁自動關機該怎麼辦
- 考研英語二閱讀理解有哪些解題技巧
- 桂枝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 週末問候語及關心話語大全
- 超級耐聽的歌曲排行榜
- 我的家鄉作文加教師評語
- 區域網如何設定網路共享檔案
- 寫母愛的作文帶教師評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