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著它的生長。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他用手觀察美麗的貝殼
美國人海爾特·弗爾邁依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生物學家,他由於患先天性眼疾,9歲就雙目失明瞭。然而弗爾伊特刻苦好學,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25歲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雖然他看不見,卻能通過雙手觸控研究各種貝殼,成為一個貝殼專家。
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弗爾伊特在他的自傳《無與倫比的手》中寫道: 我不能說我對貝殼的觀察做得比別人好,也不敢妄稱比其他軟體動物學家更善於區分各種貝殼的特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究路子,我也不例外。我用指尖、指甲或細針來觀察貝殼,不僅能發覺貝殼的粗細條紋,而且能知道槽紋裡微小的細節,如殼口周圍細齒和褶皺的分佈,蛤邊鋸齒列的圖形和不對稱性,以及粗心的觀察者容易忽視的其他情節。
用手尤其適合觀察普通貝殼那樣大小的物體。雖然手的觸覺足以瞭解貝殼的基本形狀和微小細節***特別小的貝殼除外***,但對於特別大的貝殼來說,要馬上得出一個印象還是有困難的。手能夠綜合一個較小空間內的各種資訊,而眼睛卻能一下子獲取形體很大物體的情況。有時我對大型貝殼上的漂亮紋路沒有馬上作出興奮反應,一些與我接觸不多的同事對此感到驚奇。大多數雕塑家的作品是為了取悅於眼睛,只有當他們在大理石或磨光的木頭等表面潛心創作出精細的雕刻時,才能使我的觸覺感受到美。如果這些東西不能移動,觀察起來就會很複雜,而我之所以能夠從多個角度欣賞貝殼的形態和圖紋,正是因為我能把它們拿在手中翻來翻去。
弗爾邁依憑著手的觸覺,可以研究世界上不同海域所產的不同貝殼,感覺到貝殼的不同紋路形成與海潮、海風與海水鹽度的關係,並準確地加以分類。他的成功告訴我們:手是人類的第二雙眼睛,用手可以感覺這個世界。
:漢弗萊·戴維簡介
1801年,戴維***H.Davy,1778~1829***在***英***皇家學院講授化學,1803年成為***英***皇家學會會員,1813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20年任***英***皇家學會主席,1826年被封為爵士。1826年因病赴歐洲求治,1829年死於日內瓦。戴維一生科學貢獻甚豐,其中較大的成果有:
***1***1802年開創農業大學。
***2***發明煤礦安全燈 產業革命時主要能源是煤,當時煤礦裝置簡陋,常發生瓦斯爆炸。1815年***英***成立“預防煤礦災禍協會”,當年戴維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瓦斯爆炸問題——用金屬絲罩罩在礦燈外,金屬絲導走熱能,礦井中可燃性氣體達不到燃點,就不會爆炸。煤礦安全燈沿用到20世紀30年代***此後,被電池燈逐漸取代***。
***3***用電解方法得到鹼金屬等 1807年戴維用250對鋅—銅原電池串聯作為電源電解得到鈉、鉀,1808年電解得到鎂、鈣、鍶、鋇、矽、硼。
***4***確定氯為單質 戴維研究氫碲酸時發現其中無氧,從而懷疑拉瓦錫的論點——酸中含氧。1774年瑞典的席勒用MnO2和HCl反應制得Cl2,在拉瓦錫觀點影響下,因產物溶於水顯酸性,他認為氯是“氧化鹽酸氣”。蓋·呂薩克在氣體反應簡比定律中發現“氧化鹽酸氣”沒有氧,但他堅信拉瓦錫的觀點。1810年,戴維分別用焦炭、硫、磷、金屬和“氧化鹽酸氣”反應,均無含氧的產物生成。於是他宣稱:只要沒有水,“氧化鹽酸氣”所發生的一切反應都不會產生氧,從而把它定為單質——氯。
- 關於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 王者榮耀好看的遊戲原畫圖片
- 關於交通方面的建議書
- 秋季適合吃什麼湯水_一定要煲給家人喝
- 提高記憶力腦力的食物
- 最好的朋友吉他譜
- 女孩姓毛取名的方法
- 駕考科目三靠邊停車技巧圖解
- 關於目標的名人名言
- 高一班主任工作計劃優秀範文
- 短篇逗人的腦筋急轉彎
- 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試題
- 有關於激勵學習的文章
- 只要堅持就會成功的格言名言精選
- 上市公司反收購中的章程應用及其法律規制
-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 梨子有哪些實用的食療方法
- 婚禮上簡短幽默的新郎發言稿
- 電氣工程實習心得體會
- 三年級下學期操行評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