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是不是國學經典
弟子規相當於現在的學前教育,用以讓古時的小孩懂得孝順,仁愛,並規範自己的行為,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下面由小編介紹,歡迎閱讀。
弟子規是國學經典,《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他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弟子規》作為國學經典,對世人的影響自是不必多言,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雖淺顯卻極富哲理,能夠給人以生活上的指點、學習上的教導,成長中的導航……它教會我們: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它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社交禮儀,這也是我們父母長輩的行為準則,因為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好下一代。國學激勵著我們,當發現自己不如別人時,應樂觀積極,努力爭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指導自己的人生。古人所言:“百善孝為先。”《二十四孝》記載:“周朝閔損因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全,便再取了後母,而後母卻虐待子騫。
在寒冷的冬天只給他穿單衣,父親知道子騫受後母虐待後,便要休了她,子騫便為後母求情,最終一家人生活和諧美滿——單衣順母。想想我們呢?身為人子,我們對父母卻知之甚少,關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還天真地說著他們不理解我們的話語。真的覺得自己不懂事。細細體會,其中包含著尊重師長、孝敬長輩、誠實守信等可貴的品質,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華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傳世之寶。
我們不能單純的讓孩子背誦經典,要讓孩子理解這些經典的含義,並身體力行。
我覺得,要做到這點,在兒童教育時期還是蠻難的。即便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國學的語言文字形式畢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怎麼也需要通過家長的解釋,孩子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尤其是幼兒,學習任何東西都是基於興趣,對於要通過這麼間接才能理解,而理解了的內容又是並不吸引人的大道理,這樣的閱讀,我想孩子是不會很主動的。
我倒覺得,如果孩子願意去學,即便只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背誦也是蠻好的,國學經典能爛熟於心,隨著孩子閱歷的增加、理解能力的提高,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這樣悟出的道理,一定比小時候家長一字一句的“翻譯”更行之有效,並能真正銘刻在心,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發揚國學精神了。
- 弟子規是不是國學經典
- 領導乒乓球比賽開幕式講話
- 致七年級學生家長一封信
- 歇後語豬八戒下凡的答案
- 荷花怎麼養荷花的花語
- 保險公司業務員個人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範文
- 喇叭花的簡筆畫畫法步驟
- 言語理解片段閱讀練習帶答案
- 留學回國辦理學歷認證流程
- 名言關於珍惜時間
- 柔字的女孩名字起名技巧
- 小學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 做翡翠杞玉豆腐的方法
- 關於史上最牛的腦筋急轉彎
- 很陽光的句子
- 對摺剪紙蜻蜓教程圖解
- 百合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 百合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 布藝老鼠手工製作教程
- 實習大學生指導老師評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