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澤之戰的過程及結果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與韓趙之戰中,韓、趙聯軍在濁澤***今山西運城境***進攻魏軍的作戰。 史稱"濁澤之戰"此戰,聯軍在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由於趙、韓的嚴重分歧,因不能協同而由勝轉敗,使魏國終免於分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濁澤之戰圖片
濁澤之戰簡述
濁澤之戰發生於前369年,韓國、趙國聯軍攻打魏國的一場戰爭。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與韓趙之戰中,韓、趙聯軍在濁澤***今山西運城境***進攻魏軍的作戰。
前371年,魏武侯在尚未指定魏國繼承人的情況下逝世,國內發生混亂,兒子魏罃和魏緩互相爭立 。
當年七月,魏緩逃亡到達邯鄲,請求趙成侯出兵為他回國爭位。前369年,魏國大夫公孫頎亦從宋國經由趙國進入韓國會見韓懿侯遊說他,魏罃雖有王錯相助,挾據上黨,只得半個魏國而已,若能趁魏國內亂之際,聯合趙國,定能除掉魏罃及打敗魏國,實在機不可失。
韓懿侯聽了很高興,就跟趙成侯合兵一起進攻魏國。趙成侯與韓懿侯親率兩國軍隊,聯兵大舉討伐魏國。聯軍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韓趙聯軍勢大敗魏軍於濁澤,進而包圍安邑。
此時,韓懿侯和趙成侯發生了分歧,趙成侯主張除去魏君,擁立魏緩,割地而退。韓懿侯認為這樣會被其他人視為貪暴,他主張把魏國分裂為兩國,使魏國不強於宋國、衛國,則韓趙兩國日後再無魏國之患。
雙方固執己見。韓懿侯不悅,遂乘夜率領韓國軍隊離去。趙成侯見趙軍勢孤,不能再戰,也領軍撤走。聯軍不戰自破,安邑之圍即解。魏罃殺死魏緩,自立為君,是為魏惠王
濁澤之戰過程
周烈王七年,國君魏武侯去世,兒子子罃和公中緩爭做太子。公中緩勢力較弱,逃往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境***求助。魏國大夫公孫頎也從宋國進入趙國,再轉去韓國***今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都城鄭***今河南新鄭***,勸韓國發兵破魏。這時,趙成侯與韓懿侯為了削弱魏國,乘其內亂,親率兩國軍隊,聯兵大舉攻魏。聯軍在黃河以北集結匯合,然後進攻魏國城邑葵***今河南焦作西北***,一舉將其攻克,鼓舞了士氣。接著,揮兵西進,攻打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子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聯軍勢盛,大敗魏軍·,進而包圍安邑。子罃在安邑城內束手無策,只好靜觀其變,尋機破敵。聯軍營壘中發生了分歧,趙成侯主張“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懿侯則認為“不可”,主張“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衛,則我終無魏之患矣”***《史記·魏世家》***。雙方固執己見。韓懿侯乘夜率其軍隊離去。趙成侯見趙軍勢孤,不能再戰,也領軍撤走。聯軍不戰自破,安邑之圍即解。子罃自立為魏惠王。
濁澤之戰點評
此戰,聯軍在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由於趙、韓的嚴重分歧,因不能協同而由勝轉敗,使魏國終免於分割。而魏子罃戰敗後,在幾乎頻於絕境的情況下鎮靜待敵,採取靜觀其變的策略,尋找機會,各個擊破,卻反敗為勝,保衛了魏國領土的完整,給韓、趙兩國以沉重打擊。
- 濁澤之戰的過程及結果
- 大棚生菜種植技術
- 如何學習初中語文
- 女生繁體字暱稱帶符號
- 如何進行有效的下行溝通
- 比較開心一點的歌曲推薦
- 如何循序漸進自學瑜伽視訊
- 去黑眼圈有效辦法
- 歌頌春天的朗誦詞
- 行動硬碟中的檔案誤刪後如何才能找回來
- 世界上誰的力氣最大腦筋急轉彎
- 重陽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習俗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
- 二年級作文過年了
- 包菜的家常做法推薦
- 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問卷的題目
- 電腦經常會定格宕機如何解決
- 公司清算股東會決議
- 安卓手機記憶體不足的解決方法
- 女人旺夫面相有什麼特徵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