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和張仲景醫誰厲害

  華佗、張仲景都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醫師,都生活在東漢末年,雖然兩人都被譽為神醫,但是他們的生活背景以及成長經歷,以及他們的行醫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儘管如此,他們在中國醫療界都是鼻祖一般的人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生人,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天下形勢一分為三,到處都是戰亂,很多人流離失所,死於非命。這樣的社會局面讓張仲景從小立志,萌發了治病救人的願望。華佗所處時代也是東漢末年,兩人所處時代背景相同,亂世的戰爭使得他們都立志要為百姓解除痛苦。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宦家庭,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諸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當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的故事時,他特別敬佩,從此他對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他10歲時,他開始拜張伯祖師學習醫術,無論是開藥方抓藥,還是外出診病,他都用心學習,張伯祖一生所學悉數交給張仲景。華佗年少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庭十分貧困,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但華佗自小就愛讀書,在母親的教育下,華佗立志不圖名利,安心救人。後來母親突然染上惡疾,沒有大夫可以醫治,母親的病故更加堅定他學習醫術的信心。

  華佗擅長內、外、婦、兒科,尤其擅長外科,他發明了麻佛散,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位進行麻醉外科手術的醫生,這要比西方利用乙醚實行麻醉手術早一千多年,華佗曾為曹操醫治頭痛的頑疾,只是最後還是被猜疑心重的曹操殺害。張仲景擅長內科,他寫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過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做出卓越的貢獻,後來被奉為“方經之祖”。

  華佗的成就

  華佗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與張仲景、董奉並稱為“建安三神醫”。華佗一生治病救人無數,常常藥到病除,被稱為“神醫華佗”,他最著名的就是發明了麻佛散,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位進行麻醉外科手術的醫生。

  華佗自幼家貧,父親早亡,他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教導他學習知識,但是他從小對醫學很感興趣,後來母親的病故也讓他發奮成為一個行醫救世的醫生。華佗一生行醫各地,在醫學上有很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鍼灸各科,其中尤其擅長外科。他發明了麻佛散,併成功的讓病人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施行了腹部外科手術。根據史書的記載,華佗曾利用麻佛散成功的摘除了腫瘤,胃腸縫合的手術。麻醉藥品在他之前也有人使用,不過都是用於歧途,華佗之後在基礎上進行研究,創造了麻佛散。華佗使用麻醉劑手術要比西方早了一千六百多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術進行腹腔手術的人。

  華佗還重視體育鍛煉,他認為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消化,暢通血氣,還可以延年益壽,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他的弟子吳普照按照這個方法鍛鍊,活到了九十多歲,仍然耳聰目明,牙齒堅固。華佗一生有很多著作,可惜的是都沒有流傳下來,這對於中國的醫學界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