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勢意思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ㄓㄧ ㄕㄧˋ

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釋義 比喻三方面並立的局面。

成語出處 晉 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自謂三分鼎足之勢。可以與泰山共相始終。”

簡體字 鼎足之势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指三方面相持

成語例子 三國時期,魏、蜀、吳各據一方,形成鼎足之勢

相似詞 鼎足而立

成語故事 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最後被呂后誘殺

英語翻譯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