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意思

注音 ㄏㄞˋ ㄖㄣˊ ㄊㄧㄥ ㄨㄣˊ

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釋義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簡體字 骇人听闻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駭,不能寫作“賅”。

相似詞 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相反詞 司空見慣

成語故事   隋煬帝楊廣時,著作郎(官名)王劭常用一些荒誕言論取悅皇帝。他曾謊報說:有人抓了一隻烏龜,它的腹部有“天下楊興”四個字,預示著楊家江山興旺長久。當皇后死時,王劭又說:皇后原是菩薩轉生,她現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這些“駭人視聽”的奇談怪論雖然遭到有識之士的鄙棄,卻得到楊廣的歡心。這樣,王劭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將近二十年。“駭人視聽”現寫為“駭人聽聞”。

英語翻譯 astounding; appalling

日語翻譯 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ㄏㄞˋ ㄖㄣˊ ㄊㄧㄥ ㄨㄣˊ

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成語解釋 令人聽了十分震驚。語本《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語義說明】令人聽了十分震驚。
【使用類別】
用在「驚恐駭人」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即使這件事只是傳說,也夠駭人聽聞的了!
<02>每天的電視新聞總有一些駭人聽聞的事件播出,讓人感覺不舒服。
<03>到底是什麼樣喪盡天良的人,才會犯下這樁駭人聽聞的滅門血案。
<04>這個大胃王目前的最高紀錄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麵,夠駭人聽聞了吧!
<05>非洲地區因為天災人禍相尋不斷,每天有大批的人餓死、病死,真是駭人聽聞

成語典故 《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1>,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2>,然其採擿經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注解〕(1)不軌不物:超出常軌,不合法度。(2)嗤鄙:輕視、不屑。嗤,音ㄔ。

典故說明 「駭人聽聞」原作「駭人視聽」。隋朝王劭,知識廣博,為人稱道。曾擔任著作佐郎一職,將近二十年,陸續撰寫過《齊誌》、《齊書》、《平賊記》,但因文章用字遣詞鄙陋粗俗,內容又多超出常軌、不合法度之處,讓人見了十分震驚,被有見識的人所輕視。後來「駭人聽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令人聽了十分震驚。

近義成語聳人聽聞

反義成語不足為奇 司空見慣 習以為常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