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意思

注音 ㄐㄧㄥ ㄧˋ ㄑㄧㄡˊ ㄐㄧㄥ

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釋義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簡體字 精益求精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相似詞 錦上添花

相反詞 粗製濫造得過且過因陋就簡

英語翻譯 constantly strive for perfection

日語翻譯 念には念を蕑れ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ㄐㄧㄥ ㄧˋ ㄑㄧㄡˊ ㄐㄧㄥ

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語解釋 言事情已處理得相當美好,但仍應設法使它更加美好,達到盡善盡美的極致。指好還要更好的意思。語本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學而》。

【語義說明】指好還要更好的意思。
【使用類別】
用在「力求精進」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身為一個技術專業者,應該精益求精,才不會被淘汰。
<02>我們不該以眼前的成就為滿足,應該精益求精,日新又新。
<03>他以過人的毅力鑽研技術,精益求精,終於成為舉國聞名的水利工程師。
<04>張教授不只是傳授學問而已,他那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更是學生的表率。
<05>這次比賽我們班獲得第一名,老師除了給予獎勵,更訓勉我們要精益求精,不可自滿。
<06>醫學屬於經驗科學,必須憑藉累積的經驗,精益求精,才能讓醫療技術有更新的突破。
<07>當今幾位企業精英的成功祕訣,就是不因小有成就而自滿,反而不斷努力,精益求精
<08>這項產品的利潤足供他一生享用不盡,但他仍精益求精,不停研發新產品,真是令人欽佩。

成語典故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學而》《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朱熹.集注:「《詩.衛風.淇澳》之篇,言治1>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2>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詩以明之。」〔注解〕(1)治:處理。(2)磋:音ㄘㄨㄛ,琢磨、磨製。

典故說明 《論語.學而》記錄了子貢和老師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問孔子說:一個人貧窮而不對人諂媚,富裕而卻不以驕氣待人是怎樣的呢?孔子回答說,這樣的人算是可以的,但仍比不上一個貧困卻樂在其中,富裕卻仍然好禮的人。子貢聽了老師的回答後,便舉《詩經》所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回應,進而領悟到無論精製器具也好,進德修業也好,都不可安於小成,應力求好上加好,以期盡善盡美的道理。後世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為《論語.學而》作注時,也針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兩句話加以注解:「精製骨、角、玉、石之器,已經很精緻漂亮,再經過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飾,就更精美了。」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進的精神。後來「精益求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達好還要更好的意思。

近義成語刮垢磨光

反義成語馬馬虎虎 得過且過 敷衍了事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