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意思

注音 ㄌㄧˇ ㄕㄤˋ ㄨㄤˇ ㄌㄞˊ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釋義 尚:注重。在禮節上要注重有來有往。後也指你對我怎麼樣;我對你就怎麼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簡體字 礼尚往来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禮,不能寫作“理”;尚,不能寫作“上”。

相似詞 互通有無有來有往

相反詞 一廂情願、來而不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常到宮中講學。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藉故不見他。一次特地給孔子留下一隻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的,終於得到孔子的回訪

英語翻譯 deal with sb. as he deals with you

日語翻譯 礼は往来(おうらい)をたっとぶ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ㄌㄧˇ ㄕㄤˋ ㄨㄤˇ ㄌㄞˊ

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成語解釋 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指別人以禮相待,也要以禮回報。語出《禮記.曲禮上》。後亦用「禮尚往來」形容別人如何對待你,你亦如何對待別人。△「投桃報李」

一、【語義說明】比喻別人以禮相待,也要以禮回報。
【使用類別】
用在「相互贈與」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禮尚往來是建立友誼的最基本道理。
<02>禮尚往來,我也回寄老友一張賀年卡。
<03>禮尚往來既是傳統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際的禮貌。
<04>我雖不喜歡對方,但禮尚往來,只好勉強敷衍應付。
<05>不是說禮尚往來嗎?怎麼老是我們送他禮,而沒見他回過禮?
<06>去年中秋他送我一盒月餅,禮尚往來,今年我回贈他幾顆柚子。
<07>對方既然讓我們免簽證入境,我們禮尚往來,當然也開放對方國民免簽證入境。二、【語義說明】指你對我怎麼樣,我也對你怎麼樣。
【使用類別】
用在「相互為難」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對方老是刁難我們的產品,禮尚往來,我們也要對他們的產品加以設限。
<02>他對我好,我當然對他好;他對我不好,我為什麼要對他好?這叫做禮尚往來

成語典故 《禮記.曲禮上》太上1>貴德,其次2>務施報,禮尚3>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注解〕(1)太上:上古時代,指三皇五帝之時代。(2)其次:指三王之世。(3)尚:注重,重視。

典故說明 《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禮記.曲禮上》中提到,上古時代人心純樸,凡事沒什麼準則,只照著內心的誠意來行為;到了文明時代,就講究施與受間的互相往來,受到別人的恩惠,也要回報別人的恩惠。如果受到恩惠卻不報答,就不合乎禮;如果受人報答卻沒有給人恩惠,也於禮不合。人與人的關係,因為禮的作用而能保持和諧,如果沒有禮,就會發生危機。所以禮是一定要學習的。「禮尚往來」比喻別人以禮相待,也要以禮回報。

近義成語投桃報李

反義成語水火不容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