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意思

注音 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ㄇㄛˋ

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釋義 濡:沾溼;沫:唾沫。水乾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溼;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簡體字 相濡以沫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成語辨形 沫,不能寫作“默”。

相似詞 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相反詞 自私自利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莊子家貧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妻子叫他外出借糧食,他去找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許諾秋後再借,莊子說這是遠水不解近渴就回家。妻子讓他再去別的地方借,他說要像車轍裡的鯽魚一樣相濡以沫過日子,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淚

英語翻譯 help each other when both are in humble circumstances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ㄇㄛˋ

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成語解釋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溼。◎語出《莊子.大宗師》。後用「相濡以沫」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語義說明】比喻人同處於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
【使用類別】
用在「同情互助」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這對好朋友在陷於絕境時,彼此相濡以沫,互相照應。
<02>小明說什麼也不願背叛往日相濡以沫的朋友,真是夠義氣!
<03>他們婚前相濡以沫地克服了種種難題,終於得到雙方父母的認同。
<04>儘管物質生活並不富裕,小王夫妻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其樂也融。
<05>我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多虧有這些相濡以沫的朋友,才能度過重重難關。

成語典故 ◎1《莊子.大宗師》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1>,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2>,相濡3>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注解〕(1)涸:音ㄏㄜˊ,水乾竭、乾枯。(2)相呴以濕:泉水乾涸,魚兒張口哈氣互相潤濕。呴,音ㄒㄩˇ,張口哈氣使對方溫潤。(3)濡:音ㄖㄨˊ,沾溼。◎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典故說明 「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近義成語同甘共苦 同舟共濟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