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槊賦詩意思

注音 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ㄧ

拼音 héng shuò fù shī

釋義 槊:長矛;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抑揚哀悲離之作。”

簡體字 横槊赋诗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成語例子 呂志伊《詩史感賦》:“橫槊賦詩一世雄,二喬未虜恨東風。”

相似詞 能文能武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蘇軾第一次與朋友遊覽黃岡赤壁,他們在船上高歌,一朋友吹起洞簫應和。蘇軾問他為什麼吹起這如怨如泣的樂曲,他說想起了當年曹操的豪壯情懷,“旌旗蔽空,鱺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