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有色意思

注音 ㄧㄡˇ ㄕㄥ ㄧㄡˇ ㄙㄜˋ

拼音 yǒu shēng yǒu sè

釋義 既有聲音;又有色澤。形容表演或說話十分生動、精彩。

成語出處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記》:“其意從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

簡體字 有声有色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聲,不能寫作“生”。

相似詞 繪聲繪色

相反詞 無聲無息

英語翻譯 be full of sound and colour

日語翻譯 いきいきとしてい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ㄧㄡˇ ㄕㄥ ㄧㄡˇ ㄙㄜˋ

拼音 yǒu shēng yǒu sè

成語解釋 原指人擁有美好的名聲和榮顯的地位。聲,謂聲調鏗鏘,借指人美好的聲譽。色,謂容色茂美,借指人榮顯的地位。語出宋.汪藻〈翠微堂記〉。後用「有聲有色」形容用言語、文章表達意見或描述事物,音容或辭采茂美,淋漓盡致,生動感人。也用以比喻事物的豐富多采。△「有聲有情」

【語義說明】形容事物精采,淋漓盡致。
【使用類別】
用在「生動活潑」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把晚會辦得有聲有色,真不簡單。
<02>他們把相聲講得有聲有色,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03>想不到他第一部小說就寫得有聲有色,深受讀者喜愛。
<04>他配合著唱片,把貝多芬的生平講得有聲有色,引人入勝。
<05>他能把這麼枯燥的題目講得如此有聲有色,口才真是一流。
<06>他用含有感情的聲音把全詩朗誦了一遍,抑揚頓挫,有聲有色
<07>他倆有聲有色地唱了一段梁祝的〈十八相送〉,贏得一片掌聲。

成語典故 宋.汪藻〈翠微堂記〉(據《浮溪集》卷一八引)吾宗發之以豪,自喜讀書彊記,談笑多聞,頗欲以事業文章見世。一旦悉棄去不學,學所以治心養性者,買田三靈山之陽,前瞰大川,旁眺諸嶺,築翠微堂以居。藝蘭種竹其下,日與賓客飲酒賦詩,徘徊周覽,蓋將老焉。其意以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惟山水之娛人,無事于爭,且庶幾1>可以長存,故吾有以取之,蓋不學淵明2>而暗與之合。〔注解〕(1)庶幾:測度語氣詞,或許。幾,音ㄐ|。(2)淵明:指陶潛(西元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陶侃的曾孫,一名淵明,字元亮。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典故說明 「有聲」本《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有聲有色」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記〉,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寄情山水,領悟到「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意思是說: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而且將會消失。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不須爭奪,並且可以長存心中。後來「有聲有色」這句成語,不只用來形容人,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如《老殘遊記》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做得烈烈轟轟,有聲有色,則只有依玉公辦法,所謂逼民為盜也。」至於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乃是六朝家數,與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則是形容詩文聲調鏗鏘,辭采茂美。

近義成語繪聲繪色

反義成語乏善可陳 平淡無奇 味同嚼蠟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