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耳交頭意思

拼音 jiē ěr jiāo tóu

釋義 接耳:嘴湊近耳朵;交頭:頭靠著頭。形容靠得很近,低聲交談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便是那些服侍的,無不一個個接耳交頭,頌揚讚賞。”

簡體字 接耳交头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交頭接耳

英語翻譯 speak in each other's ears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ㄐㄧㄝ ㄦˇ ㄐㄧㄠ ㄊㄡˊ

拼音 jiē ěr jiāo tóu

成語解釋 義參「交頭接耳」。見「交頭接耳」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交頭接耳」之典源,提供參考。《前漢書平話》卷下眾官領旨赴宴,坐定了。陳平見是伏兵氣象,曰:「這事大變也。」俄爾坐筵,敕下樊亢為明府監宴,賜劍一口,如有筵前作鬧者,先斬後奏。樊亢告曰:「第一,筵上不得雙起;第二,筵1>上不得交頭接耳;第三,不得推醉。如違此令,當筵吃劍!」〔注解〕(1)筵:宴席。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交頭接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話是宋代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多取材自古代軼事,《前漢書平話》即是改編自西漢的歷史。漢朝初年,高祖皇帝駕崩後,接任的惠帝個性軟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呂氏把持。惠帝崩後,呂后又立少帝,並大封宗族兄弟為王,引起劉氏諸王與朝中大臣的不滿。《前漢書平話》講述到這段歷史,說燕王劉澤起兵反呂后,呂后認為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結果,便聽從族人呂胥的建議,宴請各大臣,要在席間給朝臣一點下馬威。呂后命樊亢維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項禁令:一、不能兩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湊近頭耳私語,三、不得推說酒醉拒飲。違者立斬。後來「交頭接耳」就被用來形容低聲私語。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