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邊際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ㄓㄨㄛˊ ㄅㄧㄢ ㄐㄧˋ

拼音 bù zhuó biān jì

釋義 著:接觸;捱上;邊際:邊緣;界限。挨不著邊兒。原指無所依靠。現多形容言論空話;不切實際或離題太遠;不切主旨。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

簡體字 不着边际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相似詞 無的放矢空洞無物離題萬里

相反詞 一語道破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成語故事 從前有個天生就是瞎子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太陽,向別人打聽太陽是什麼模樣,別人告訴他太陽形狀像圓盤,太陽光像蠟燭光,他卻把鍾、笛等當作太陽,鬧出很多笑話和誤會,最終還是不知道太陽是什麼樣子

英語翻譯 far off the mark or subject

日語翻譯 要領(ようりょう)を得(え)ない,雲(くも)をつかむようだ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ㄨˋ ㄓㄨㄛˊ ㄅㄧㄢ ㄐㄧˋ

拼音 bù zhuó biān jì

成語解釋 四邊都靠不了岸。※語或出《水滸傳》第一九回。後用「不著邊際」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語義說明】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使用類別】
用在「空泛不實」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說話一向不著邊際,讓人難以掌握重點。
<02>他提的這些方法都不著邊際,沒有一個可行的。
<03>年輕人別光想些不著邊際的事,要學著踏實些。
<04>好友相聚,海闊天空,不著邊際地閒聊,最為暢快。
<05>王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嚴謹,沒有一句不著邊際的話。
<06>像他這種忽視企劃,不著邊際的做事方法,註定失敗。
<07>本來想請他幫忙出個主意,他卻不著邊際地講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08>本來很多人認為他的夢想不著邊際,但他並不氣餒,在持續努力下,終於獲得成功。

成語典故 ※《水滸傳》第一九回何濤便差&00968_w01.jpg;著兩隻小舡,舡上各帶三個做公的,去前面探路去了。兩個時辰有餘,不見回報。何濤道:「這廝們好不了事!」再差五個做公的,又&00968_w01.jpg;兩隻船去探路。這幾個做公的&00968_w01.jpg;了兩隻船,又去了一個多時辰,並不見些回報。何濤道:「這幾個都是久慣做公的,四清六活1>的人,卻怎地也不曉事!如何不著一隻船轉來回報?」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2>自去走一遭。」揀一隻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拏了器械,槳起五六把樺楫,何濤坐在船頭上,望這個蘆葦港裡蕩將去。〔注解〕(1)四清六活:精明能幹。見「四清六活」。(2)須用:必須。

典故說明 「不著邊際」原指船在水中央,四邊都靠不了岸。此語見於《水滸傳》。在《水滸傳》第十八、十九回描述了晁蓋等人投靠梁山泊之始末。晁蓋出身於富戶,原在個小村莊擔任村長,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凡來投靠者,不論好歹盡皆留住,因而與劉唐、吳用等人成了知交好友。後來晁蓋夥同吳用等七人,在黃泥崗犯了劫案,被官府通緝,幸而有當時尚為官職的宋江通風報信,晁蓋等人才能順利逃脫,並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投奔到梁山泊。眾官兵追到梁山泊附近,領兵的何濤見這湖上盡是茫茫蕩蕩的蘆葦,於是先遣數人划著小船前往探路,沒想到這些人就此一去不回。何濤在四邊都不著岸的地方等著,時間一久便起了疑心,於是決定親自帶兵前去查看,不料中了埋伏,雙耳都被割掉。在描述這段故事的文字中,「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指的是身在那四邊都不著岸的湖泊裡,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不著邊際」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近義成語不切實際 天南地北 海說神聊 漫無邊際

反義成語入木三分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