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生取義意思

注音 ㄕㄧˋ ㄕㄥ ㄑㄩˇ ㄧˋ

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釋義 猶言捨生取義。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齊王芳傳達室》:“[郭修]於廣坐之中手刃擊褘,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簡體字 释生取义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捨生取義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ㄕˋ ㄕㄥ ㄑㄩˇ ㄧˋ

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成語解釋 義參「捨生取義」。見「捨生取義」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捨生取義」之典源,提供參考。《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捨生取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生取義」原作「舍生取義」,這句成語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有一段話,提到孟子對利、義的辨別,他用「生」來代表私利,用「義」來代表公益。為了讓世人了解有時候利、義是不能兩存的,所以他用魚和熊掌來做比喻,孟子說魚和熊掌都是人們喜歡吃的珍饈,但是萬一不能兼而有之,那只好捨魚而取熊掌了。利和義也是一樣,二者往往是相互衝突。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