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

注音 ㄧ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ㄧ ,ㄨˊ ㄗㄜˊ ㄐㄧㄚ ㄇㄧㄢˇ

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釋義 則:就;加:加以。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

簡體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複句式;作謂語;含褒義

成語例子 根據同學們所提的意見和批評,檢查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成語辨形 勉,不能寫作“免”。

相似詞 反躬自省

相反詞 文過飾非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麼進步那麼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生是否學好?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英語翻譯 correct mistakes if you have committed them and guard against them if you have not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