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異月新意思

注音 ㄖㄧˋ ㄧˋ ㄩㄝˋ ㄒㄧㄣ

拼音 rì yì yuè xīn

釋義 見“日新月異”。

成語出處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日異月新。”

簡體字 日异月新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日新月異

英語翻譯 change for the better day by day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ㄖˋ ㄧˋ ㄩㄝˋ ㄒㄧㄣ

拼音 rì yì yuè xīn

成語解釋 義參「日新月異」。見「日新月異」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日新月異」之典源,提供參考。《禮記.大學》湯1>之盤銘2>曰:「苟3>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注解〕(1)湯:商湯,名履,商代開國君主。建都於亳,任用伊尹執政。因夏桀無道,發兵征伐,連續獲勝,後滅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2)盤銘:刻在盤上的銘文。商、周時貴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銘文,作警策語。(3)苟:如果、假若。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日新月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古代的儒者,認為一個人應敦品勵學才可成為身心兼修的大家。特別是對品德的涵養,更是古人所重視的。所以在《禮記.大學》中,有一段記錄個人品德修養的銘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使品德更新,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且一直持續不斷地更新。」《書經》的〈康誥〉篇說這是「鼓勵人民振作、自新。」《詩經》也說:「周朝雖是一個舊的國家,但在文王的治理下,卻能自新品德並且德化其人民,使得國運呈現嶄新的氣象與發展。」因此,君子無不盡力修養自己的品德,以期能達到完善的境界,進而領導國家走向康莊富強。典源只見「日新」,後來更見結合「月異」之「日新月異」一語,用來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或新現象。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