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意思

注音 ㄅㄢˋ ㄅㄨˋ ㄌㄨㄣˊ ㄧㄩˇ

拼音 bàn bù lún yǔ

釋義 舊時對儒學經典之一《論語》的誇讚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簡體字 半部论语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作賓語;強調學習儒學的重要

成語例子 況且從前古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四回)

相似詞 半部論語治天下

成語故事   趙普,原先是趙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稱宋太祖。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統一了全國,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時,趙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學識淺,所讀之書只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當宰相不恰當。
  有一次,宋太宗問趙普:“有人說你只讀過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我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過去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我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天下太平。”
  後來趙普病逝,家人開啟他的書箱,裡面果真只有《論語》二十篇。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