鸝黃的意思
注音 ㄌ一ˊ ㄏㄨㄤˊ
拼音 lí huáng
基本釋義
⒈ 黃鸝,黃鶯。
鸝黃「ㄌ一ˊ ㄏㄨㄤˊ」
⒈ 動物名。鳥綱燕雀目。羽毛呈黃色,嘴峰略彎呈淡紅色,上齒先端有一缺刻,無嘴毛,腳黑色,附蹠短,爪長而彎曲。好食果實,鳴聲悅耳動聽。
引證解釋
⒈ 黃鸝,黃鶯。
引《文選·宋玉<高唐賦>》:“王鴡鸝黃,正冥楚鳩。”
李善 注:“郭璞 曰:其色黧黑而黃,因名之。一曰鶬鶊。”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四:“松柏鬱森沉,鸝黃相與嬉。”
元 王逢 《送中政院判買住昂霄使淮浙二藩還京》詩:“翻翻鸝黃羽,影落碧梧牋。”
▸ 黃鸝
▸ 黃鸝留
▸ 三寸黃甘
▸ 人約黃昏
▸ 蕊黃
▸ 日黃簿
▸ 如黃
▸ 人比黃花瘦
▸ 染蒼染黃
▸ 青黃溝木
▸ 人老珠黃
▸ 青黃未接
▸ 青黃
▸ 柔黃
▸ 青黃無主
▸ 渠黃
▸ 秋黃
▸ 去如黃鶴
▸ 青黃不交
▸ 青黃不接
▸ 茹黃
▸ 輕黃
▸ 牽黃犬
▸ 鉛黃
▸ 擎蒼牽黃
▸ 嗓黃
▸ 牽黃
▸ 青苔黃葉
▸ 牽黃臂蒼
▸ 青燈黃卷
▸ 歧黃
▸ 竊黃
▸ 岐黃家
▸ 岐黃
▸ 牝牡驪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