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旦的意思

注音 ㄏㄜˊ ㄉㄢˋ

拼音 hé dà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鶡鴠”。

⒉  鳥名。即寒號蟲。

國語辭典修訂本

鶡旦「ㄏㄜˊ ㄉㄢˋ」

⒈  一種夜鳴求旦的鳥。

《禮記·月令》:「冰益壯地始坼,鶡旦不鳴虎始交。」
漢·鄭玄·注:「鶡旦,求旦之鳥也。」
宋·張舜民〈打麥〉詩:「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雞叫雨雲如墨。」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鶡鴠”。鳥名。即寒號蟲。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寒號蟲》。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鶡旦不鳴。”
鄭玄 注:“鶡旦,求旦之鳥也。”
《呂氏春秋·仲冬》:“鶡鴠不鳴,虎始交。”
漢 桓寬 《鹽鐵論·利議》:“鶡鴠夜鳴,無益於明。”
清 龔自珍 《尊隱》:“夜之漫漫,鶡旦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