鴂舌的意思

注音 ㄐㄩㄝˊ ㄕㄜˊ

拼音 jué shé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鴃舌”。

⒉  伯勞弄舌啼聒。比喻語言難懂。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鴃舌”。伯勞弄舌啼聒。比喻語言難懂。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趙岐 注:“鴃,博勞鳥也。”
《新唐書·柳宗元傳》:“楚 越 間聲音特異,鴂舌啅譟,今聽之恬然不怪,已與為類矣。”
清 顧炎武 《日知錄·方音》:“五方之語,雖各不同,然使友天下之士,而操一鄉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故 仲由 之喭,夫子病之;鴂舌之人, 孟子 所斥。”
廖仲愷 《賀新郎·題大兄懺盦主人粵謳解心稿本》詞:“曲終奚必 周郎 顧,且仿來,蠻音鴃舌,痴兒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