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的意思

注音 ㄍㄠ ㄊㄞˊ

拼音 gāo tái

基本釋義

⒈  高建樓臺。

⒉  高的樓臺。

⒊  比喻京師。

⒋  頭之別稱。

國語辭典修訂本

高臺「ㄍㄠ ㄊㄞˊ」

⒈  本指樓臺、房屋。後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陳·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

《三國演義·第三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

引證解釋

⒈  高建樓臺。

《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高臺廣池,湛樂飲酒。”
《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

⒉  高的樓臺。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
明 王世貞 《登岱》詩:“軒轅黃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⒊  比喻京師。

《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

⒋  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高臺通天臨中野。”
原注:“頭為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