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ㄘㄢ

拼音 cā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驂「ㄘㄢ」

1.古代駕車一轅三馬稱為「」。

2.古代四馬駕車,中間兩匹稱為「服」;兩旁稱為「」。

造句

3.泛指馬。

造句高城望斷塵如霧,不見聯處。(宋.秦觀〈虞美人.高城望斷塵如霧〉詞)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ㄘㄢ

拼音 cān


[名]
1.古代在車旁駕車的兩匹馬。《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2.泛指馬匹。《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唐.賈島〈別徐明府〉詩:「明日疲驂去,蕭條過古城。」
[動]
乘、駕。《楚辭.屈原.九章.涉江》:「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