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擾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ㄣˋ ㄖㄠˇ

拼音 xùn rǎo

基本釋義

⒈  馴服柔順。

tame;

國語辭典修訂本

馴擾「ㄒㄨㄣˋ ㄖㄠˇ」

⒈  馴服柔順。

《文選·禰衡·鸚鵡賦》:「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擾以安處。」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傳》:「有菟馴擾其室傍,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

引證解釋

⒈  順服;馴伏。

《文選·禰衡<鸚鵡賦>》:“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擾以安處。”
張銑 注:“況鳥微賤,能順柔安處也。”
唐 李白 《大鵬賦》:“豈比夫 蓬萊 之黃鵠,誇金衣與菊裳。恥 蒼梧 之玄鳳,耀綵質與錦章,既御服於靈仙,久馴擾於池隍。”
章炳麟 《訄書·訂文》:“君人者,藉此以相臨制,使民馴擾,於事益便。”

⒉  使順服;使和順。

宋 蘇轍 《商論》:“蓋常以為 周公 之治天下,務為文章繁縟之禮,以和柔馴擾天下剛強之民。”
楊篤生 《新湖南》第六篇:“惟其有獨立性,故能以少數人控馭多數人而馴擾之。”
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一統獨立之國,務綏靖內憂,馴擾魁桀不覊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