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凶的意思

注音 ㄨㄢˊ ㄒㄩㄥ

拼音 wán xiōng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頑凶”。

⒉  愚妄不順。

⒊  惡人。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頑凶”。

⒉  愚妄不順。

《史記·五帝本紀》:“放齊 曰:‘嗣子 丹朱 開明。’ 堯 曰:‘籲!頑凶,不用。’”
張守節 正義:“凶,訟也。言 丹朱 心既頑嚚,又好爭訟,不可用之。”
唐 司空圖 《共命鳥賦》:“附強迎意,掩醜自容,忌其不校,寢以頑凶。”
元 王曄 《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盡頑凶,設就牢籠,不許我身安壽永。”

⒊  惡人。見“頑凶”。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昔 文 武 之用 管 蔡 以實, 周公 之誅 管 蔡 以權……故令時人全謂 管 蔡 為頑凶。”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四:“天道殃頑凶,神明祐懿哲。”
《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十一年》:“徐州 雖屢搆禍亂,未必比屋頑凶;蓋由統御失人,是致姦回乘釁。”
《詩刊》1977年第11期:“石頭落地也爆炸,收緊口袋懲頑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