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筆的意思
注音 ㄍㄜˊ ㄅ一ˇ
拼音 gé bǐ
基本釋義
⒈ 停筆;放下筆。
引證解釋
⒈ 停筆;放下筆。
引《三國志·魏志·王粲傳》“善屬文”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鍾繇、王朗 等雖各為 魏 卿相,至於朝廷奏議,皆閣筆不能措手。”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每欲記一事,載一言,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
宋 王禹偁 《中書試詔臣僚和御製雪詩序》:“遂使四方文士不敢言詩,五牓門生鹹思閣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雲亭詞客,閣筆幾度酸辛;聲傳皓齒曲未終,淚滴紅盤蠟已寸。”
▸ 筆閣
▸ 命筆
▸ 三過筆
▸ 三筆六詩
▸ 冗筆
▸ 三折筆
▸ 入閣
▸ 容齋隨筆
▸ 潤筆執政
▸ 入閣登壇
▸ 潤筆資
▸ 如椽大筆
▸ 煞筆
▸ 如椽筆
▸ 山閣
▸ 仁佛閣
▸ 人才內閣
▸ 染筆
▸ 屈筆
▸ 缺筆
▸ 詮筆
▸ 濡筆
▸ 瓊閣
▸ 瓊臺玉閣
▸ 贍筆
▸ 青閣
▸ 清閟閣
▸ 曲閣
▸ 鉛筆畫
▸ 橋閣
▸ 茹筆
▸ 譙閣
▸ 晴川閣
▸ 鉛筆
▸ 倩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