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隨的意思

注音 ㄔㄤˊ ㄙㄨㄟˊ

拼音 cháng suí

基本釋義

⒈  明代宦官的第二等。

⒉  官府僱用的僕役。

⒊  泛指僕役。

國語辭典修訂本

長隨「ㄔㄤˊ ㄙㄨㄟˊ」

⒈  長久跟隨。

如:「長隨左右」。

⒉  隨侍於官吏身邊的僕從。

《明史·卷三〇四·宦官傳一·何鼎傳》:「弘治初,為長隨,上疏請革傳奉官,為儕輩所忌。」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打發出去,隨即把他薦在一個知縣衙裡做長隨。」

引證解釋

⒈  明 代宦官的第二等。

《明史·宦官傳一·何鼎》:“弘治 初,為長隨,上疏請革傳奉官,為儕輩所忌。”

⒉  官府僱用的僕役。

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三六:“長隨本中官之次等,受役於大璫者……今俗所謂長隨,則官場僱用之僕人。”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又給了他十兩銀子,打發出去,隨即把他薦在一個知縣衙門裡做長隨。”

⒊  泛指僕役。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 寫了一個札子,叫長隨拿到國公府向 徐九公子 借了二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