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學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ˋ ㄒㄩㄝˊ
拼音 jìn xué
基本釋義
⒈ 明清兩代指童生考取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
英enter college;
⒉ 使學業上有進步。
英progress;
國語辭典簡編本
進學「ㄐㄧㄣˋ ㄒㄩㄝˊ」
1.學問有所進步。
造句進學之道在於有恆。
2.科舉時代,童生參加歲考、科考而被錄取入府、縣學者。
進學「ㄐ一ㄣˋ ㄒㄩㄝˊ」
⒈ 學問有所增益。
引《禮記·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此皆進學之道也。」
⒉ 科舉時代,童生考取生員,入府縣學肄業,稱為「進學」。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眾人將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備酒飯,請了集上新進學的梅三相做陪客。」
引證解釋
⒈ 使學業有進步。
引《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貧阨若彼,而能進學若此者,秀士也。”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知縣改授》:“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後授以任事之職。”
⒉ 科舉時,童生應歲試,錄取入府縣學肄業,稱進學。進學的童生稱秀才。
引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正俗二》:“其新進學秀才乘轎,則自 隆慶 四年始也。”
《紅樓夢》第二回:“﹝ 賈珠 ﹞十四歲進學。”
魯迅 《吶喊·孔乙己》:“聽人家背地裡談論, 孔乙己 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