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足的意思
注音 ㄅㄛˇ ㄗㄨˊ
拼音 bǒ zú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瘸腿。
⒉ 特指戰國趙平原君鄰家一跛人。其人蹣跚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見而笑之。跛者及平原君門客怒,平原君終斬美人以謝。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英文 lame
德語 lahm, lähmen
法語 boiteux
跛足「ㄅㄛˇ ㄗㄨˊ」
⒈ 腳殘廢或有疾病,以致行走功能不健全。
引《新唐書·卷一四七·王思禮傳》:「天寶十三載,吐谷渾蘇毗王款附,詔翰至磨環川應接,思禮墜馬,蹇甚。翰謂監軍李大宜曰:『思禮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引證解釋
⒈ 瘸腿。
引漢 焦贛 《易林·既濟之益》:“跛足息肩,有所忌難。”
《新唐書·王思禮傳》:“思禮 墜馬,蹇甚。 翰(哥舒翰 )謂監軍 李大宜 曰:‘ 思禮 跛足,尚欲何之?’俄加 金城郡 太守。”
清 褚人穫 《堅瓠七集·江湖巨盜》:“嘉靖 甲辰,有方士居 萬安 太平寺 中,短髮束鐵圈,跛足執拐以行。”
⒉ 特指 戰國 趙 平原君 鄰家一跛人。其人蹣跚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樓上見而笑之。跛者及 平原君 門客怒, 平原君 終斬美人以謝。事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引明 馮夢龍 《女丈夫·越府獻策》:“倘有豪傑,我自能識認,正是跛足原堪笑,重瞳我自明。”
▸ 跛足從事
▸ 三足金雞
▸ 容足地
▸ 三足鼎立
▸ 三足鱉
▸ 容足
▸ 人足家給
▸ 如手如足
▸ 人言不足恤
▸ 卻足
▸ 饒足
▸ 取足
▸ 拳足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情同手足
▸ 情若手足
▸ 傾柯衛足
▸ 蹺足抗首
▸ 人給家足
▸ 輕足
▸ 蹺足而待
▸ 蹺足抗手
▸ 洽足
▸ 蹺足
▸ 千里足
▸ 翹足引領
▸ 千里始足下
▸ 牽衣頓足
▸ 翹首企足
▸ 千里之足
▸ 翹足可待
▸ 啟手啟足
▸ 翹足
▸ 翹足而待
▸ 親若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