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辰的意思

注音 ㄔㄠ ㄔㄣˊ

拼音 chāo chén

基本釋義

⒈  古天文術語。漢以前占星家用歲星(即木星)紀年,以為此星十二年執行一週天,而其實不足十二年,約為11.86年。劉歆創“超辰”之說以補救之,謂經過一百四十四年(按實測為八十六年)後,歲星的實際位置便超過一個星次,謂之“超辰”。亦稱“超次”。

國語辭典修訂本

超辰「ㄔㄠ ㄔㄣˊ」

⒈  木星約每十二年繞日一週,為一週天,與十二辰相應,每年依次歷恆星十二宮之一。但是木星繞日一週並不足十二年,積一百四十四年已多行一次,與十二宮相差一辰,稱為「超辰」。

引證解釋

⒈  古天文術語。 漢 以前占星家用歲星(即木星)紀年,以為此星十二年執行一週天,而其實不足十二年,約為186年。 劉歆 創“超辰”之說以補救之,謂經過一百四十四年(按實測為八十六年)後,歲星的實際位置便超過一個星次,謂之“超辰”。亦稱“超次”。參閱《宋史·天文志五》。

《後漢書·律曆志中》:“百四十四歲超一辰……歲從一辰,日不得空周天,則歲無由超辰。”
《後漢書·律曆志中》:“劉歆 研幾極深,驗之《春秋》,參以《易》道……百四十四歲一超次。”
王先謙 集解:“惠棟 曰:‘超次即 服虔 注《左傳》龍度天門之説也。龍,歲星也。’……超次即超辰也。以列宿所在言之,謂之次;以日月所會言之,謂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