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散的意思

注音 ㄗㄡˇ ㄙㄢˋ

拼音 zǒu sàn

基本釋義

⒈  四散離去;分手。

⒉  有時特指離婚。

⒊  失散。

⒋  閒逛,散心。


英文 to wander off, to stray, to get lost

德語 zerstreuen (V)​

國語辭典簡編本

走散「ㄗㄡˇ ㄙㄢˋ」

1.各自離開、散去。

造句晚會結束後,聚集的群眾漸漸走散

2.和同伴失散。

造句小明和媽媽走散了,蹲在路旁嚎啕大哭。

國語辭典修訂本

走散「ㄗㄡˇ ㄙㄢˋ」

⒈  各自離開散去。

《醒世姻緣傳》第九十二回:「那陳師嫂甚麼肯罷,放刁撒潑,別著晁樑足足的賠了他一千老黃邊才走散了。」

如:「晚會結束了,群眾都走散了。」

⒉  和相伴的朋友或家人等失散。

如:「年節上街購物,人潮洶湧,大夥都走散了。」

引證解釋

⒈  四散離去;分手。

《平妖傳》第二七回:“許多吃麵的人,等不得都走散了。”
《醒世姻緣傳》第八十回:“輕輕易易的照數打發了銀子,大家還好好的作揖走散。”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那一班人都是行蹤無定的,早就走散了,那裡告得來!”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今天報上,則載 天津 混亂,學生走散。”

⒉  有時特指離婚。

魯迅 《彷徨·離婚》:“愛姑 既然丈夫不對,公婆不喜歡……也還是照先前說過那樣:走散的好。”

⒊  失散。

《恨海》第三回:“伯和 信以為真,因又問道:‘我是昨天走散了的,此刻要僱一輛車到衛裡去。’”
《恨海》第四回:“哪裡都找到了。今兒那一鬧,走散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⒋  閒逛,散心。

《歧路燈》第三回:“王氏 向 譚孝移 説道:‘這 吹臺 三月三大會,叫孩子跑跑去。讀了兩個月書了,走散走散,再去讀書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