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面的意思

注音 ㄕˊ ㄇ一ㄢˋ

拼音 shí miàn

基本釋義

⒈  相見。見過面;熟識。猶世面。

國語辭典修訂本

識面「ㄕˊ ㄇ一ㄢˋ」

⒈  認識、見面。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面,卻曉得他是個英雄。」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元普道:『老夫與賢母子在何處識面?實有遺忘,伏乞詳示。』」

引證解釋

⒈  相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首敍始識面,次言後分形。”
宋 陸游 《贈應秀才》詩:“辱君雪裡來叩門,自説辛勤求識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河工奢侈之風》:“有為賓主數年,迄未識面者。”

⒉  見過面;熟識。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閉門不出入,人無識面者。”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回:“看著路傍,專望一識面之人經過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從未有過一個僅僅識面的男子對她這樣地關切,這樣地熱心,並且這樣地努力想博她的歡心。”

⒊  猶世面。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這死不見識面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