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伏的意思

注音 ㄉ一ㄠˋ ㄈㄨˊ

拼音 diào fú

基本釋義

⒈  佛教謂調和身口意三業,以制伏諸惡。

⒉  調教馴服,降服。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謂調和身口意三業,以制伏諸惡。

《維摩經·香積佛品》:“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宋 梅堯臣 《呂山人同荊供奉見過》詩:“聞説道心調伏久,等閒休要起嫌猜。”
清 唐孫華 《再迭前韻》之一:“靜中調伏道心多,早卻杯鐺避酒魔。”

⒉  調教馴服,降服。

《舊唐書·蜀王愔傳》:“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鍊,可為方圓之器。”
宋 蘇轍 《歷代論一·漢文帝》:“匈奴 桀敖,陵駕中國。帝屈體遺書,厚以繒絮,雖未能調伏,然兵革之禍,比 武帝 世十一、二耳。”
許地山 《綴網勞蛛》:“但他底威儀常是調伏這班人邪念,教他們轉過心來承認她是他們底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