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賓的意思

注音 ㄒ一 ㄅ一ㄣ

拼音 xī bīn

基本釋義

⒈  舊時賓位在西,故稱。常用為對家塾教師或幕友的敬稱。

⒉  複姓。傳說黃帝之母為西賓氏。見《雲笈七籤》卷一百。

國語辭典修訂本

西賓「ㄒ一 ㄅ一ㄣ」

⒈  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之師,明帝即位後,常到桓榮所居太常府內聽講經文,令其坐西位以示尊敬,後因此稱塾師為「西賓」。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美人先開口道:『郎君莫非是張運使宅上西賓麼?』」
《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

引證解釋

⒈  舊時賓位在西,故稱。常用為對家塾教師或幕友的敬稱。

唐 柳宗元 《重贈劉連州》詩:“若道 柳 家無子弟,往年何事乞西賓。”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明,登時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掣那把刀在手裡,便要取那假西賓的性命。”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但婆媳吵架,與西賓又何干呢?”

⒉  複姓。傳說 黃帝 之母為 西賓氏。見《雲笈七籤》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