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祠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ㄥˊ ㄘˊ
拼音 xíng cí
基本釋義
⒈ 臨時的祠堂。
⒉ 即旅櫬。指未入祖塋臨時寄放在外的靈柩。
行祠「ㄒ一ㄥˊ ㄘˊ」
⒈ 棺柩暫放的地方。
引宋·蘇軾〈昭靈侯廟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蘇軾,迎致其骨於西湖之行祠。」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相國行祠,寄居蕭寺。」
引證解釋
⒈ 臨時的祠堂。
引宋 蘇軾 《昭靈侯廟碑》:“元祐 六年秋旱甚,郡守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 蘇軾 迎致其骨於 西湖 之行祠,與吏民禱焉。”
⒉ 即旅櫬。指未入祖塋臨時寄放在外的靈柩。
引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相國行祠,寄居 蕭寺。因喪事、幼女孤兒,將欲從軍死。”
▸ 蝸行
▸ 三百六十行
▸ 仁祠
▸ 人行道
▸ 辱行
▸ 入行
▸ 善行無轍跡
▸ 撒潑行凶
▸ 人造行星
▸ 闕行
▸ 日本興業銀行
▸ 缺行
▸ 卻行求前
▸ 驅行
▸ 三十六行
▸ 卻行
▸ 戎行
▸ 曲行
▸ 人生行樂耳
▸ 群行
▸ 人間行路難
▸ 全行
▸ 施行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曲學詖行
▸ 全武行
▸ 儒行
▸ 榮行
▸ 屈鄙行鮮
▸ 慶弔不行
▸ 屈行
▸ 秋祠
▸ 權行
▸ 輕薄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