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猺的意思
注音 ㄇㄢˊ 一ㄠˊ
拼音 mán yáo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蠻徭”。
⒉ 舊時對少數民族瑤族的蔑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蠻徭”。舊時對少數民族瑤族的蔑稱。
引宋 葉適 《朝議大夫蔣公墓誌銘》:“武陵 二年,軍律嚴靜, 蠻猺 震服,省地晏然。”
清 泣紅 《胭脂血彈詞》第六回:“苦則苦,艷質消磨烽火裡;愁則愁,紅顏怎得敵 蠻猺 ?”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蠲稅課農, 蠻徭 大和。”
▸ 戎蠻
▸ 獅蠻
▸ 獅蠻寶帶
▸ 強蠻
▸ 淺蠻
▸ 菩薩蠻
▸ 南蠻
▸ 南蠻鴂舌
▸ 南詔蠻
▸ 南蠻鴃舌
▸ 乃蠻
▸ 南蠻子
▸ 緡蠻
▸ 邈蠻
▸ 蠻服
▸ 蠻檣
▸ 茫蠻
▸ 蠻雲瘴雨
▸ 蠻莫
▸ 蠻話
▸ 蠻爭觸鬥
▸ 蠻錦
▸ 蠻書
▸ 蠻珍海錯
▸ 蠻奴
▸ 蠻夷
▸ 蠻裔
▸ 蠻淫
▸ 蠻江
▸ 蠻民
▸ 蠻蠻
▸ 蠻弦
▸ 蠻市
▸ 蠻楚
▸ 蠻性